又到一年制作粉條時
摘要: 晚報記者 蘇 玲 圖/文揉好面團放進勺子里。用木錘砸擊勺子里的粉面團。在架子上晾曬粉條。本報訊眼下已過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天寒地凍,正是制作紅薯粉條的時候。昨日下
晚報記者 蘇 玲 圖/文
揉好面團放進勺子里。
用木錘砸擊勺子里的粉面團。
在架子上晾曬粉條。
本報訊眼下已過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天寒地凍,正是制作紅薯粉條的時候。昨日下午,記者在平輿縣東和店鎮仙翁廟村目睹了村民制作紅薯粉條的全過程。
仙翁廟村村民有制作紅薯粉條的傳統。粉條用傳統手工制作,每家每年制作幾十公斤的紅薯粉條。
在仙翁廟村記者看到,五六戶村民合作在一個寬敞的地方支起地鍋。地鍋旁邊擺放著大瓷盆。一男子雙手用力在大瓷盆里反復揉著紅薯粉面團,揉揉看看,再高高舉起并觀察粉面團下滴的情況。待到認為可以時,旁邊地鍋里的水也燒開了。
隨后,該男子一條腿彎曲踩在地鍋臺子上,一條腿支撐在地面上,左手托著一個底子有好多孔的鐵勺子,有人往勺子里面加送揉好的粉面團。男子右手拿著一個木錘子不停地朝鐵勺子里的粉面團狠狠砸擊。在木錘的砸擊下,粉面團變成細絲不停地落進地鍋的開水里。還有人拿著一雙長長的筷子,從鍋里撈出煮熟的粉條放進旁邊的冷水盆里。再有人把粉條掛在木棍上,放在用粗木檁條搭起的架子上。有村民告訴記者,放在架子上的粉條要到夜里在室外冷凍結冰,再晾曬干就可以食用了。
責任編輯:db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