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看河南 | 山海聚力繪新景——將軍山村的振興蝶變
摘要:從田間地頭的單一農作物,到觸達全國的多元特產矩陣,再到擁有自主品牌、入駐國家級電商平臺的現代營銷體系——將軍山村的這場“蝶變”,不僅鼓了村民的錢袋子,更蹚出了一條制度完善、渠道多元、品牌響亮的強村富民之路。
7月16日,盛夏的盧氏縣官道口鎮將軍山村,千畝梨園青果累累,連翹坡地一片金黃。一條新鋪的柏油路蜿蜒穿行,連接起煥然一新的民居、忙碌的田間地頭和初具雛形的產業項目。這幅生機勃勃的振興圖景背后,離不開海關總署駐村工作隊傾注的“山海力量”。
紓困解難暖民心
“我們始終把解決村民的‘急難愁盼’放在首位,從村民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出發,實施全村亮化、村衛生室修繕、幸福院改造、塌方道路修繕等工程。”海關總署駐將軍山村第一書記吳瓊說。
面對今年的旱情,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迅速組建黨員突擊隊。啟用雙虎泉備用水源,鋪設輸水管道,加裝水泵設備,不僅解決了困擾村民的飲水問題,還消除了4500畝煙苗移栽的困境。“管道通水那天,水真甜!”年過七旬的王大爺感慨道。
針對村里醫療資源不足的情況,工作隊聯合村“兩委”在村衛生室增設了盧氏縣第一家村級中醫閣,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針灸、推拿、艾灸等中醫診療項目,并為村醫配備“行走的醫院”全科醫生助診包,可以為村民進行1類30多項檢測。此外,還聯合鄭州海關開展愛心義診活動,把基礎醫療服務送到了村民家門口,惠及群眾近千人。
產業深耕促增收
“以前種黃玉米,辛苦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現在簽了保底協議,種甜糯玉米心里踏實多了。”村民們感嘆道。針對村里傳統玉米“廣種薄收”的困境,吳瓊帶領村“兩委”班子實地考察后,決定引入高附加值甜糯玉米品種和朝天椒。
“生態農業合作社由村‘兩委’成員出資成立,采用‘統一供種+技術托管+保底收購’模式,合作社與公司、農戶分別簽訂農作物種植合同,統一購買辣椒苗、種子、化肥等,在成熟之后由合作社統一售賣給公司,合作社從中收取管理費。”吳瓊說,這一做法不僅解決了種植技術上的問題,還讓村民們收獲后不愁銷路。
如今,260畝甜糯玉米、300畝朝天椒長勢喜人,農業無人機免費提供植保服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將軍山村的村集體經濟越來越富有,產業路子也越走越寬闊。
云端賦能促蝶變
在將軍山村生態農業合作社的直播間里,村干部小魯感慨道:“通過電商直播間,我們把盧氏縣的特色農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
合作社的經營策略從“自產自銷”轉向“委托代銷”后,電商直播間的銷售目錄從“秋月梨”擴容為包含食用菌、醇厚蜂蜜、山野核桃等在內的盧氏縣特色農產品“全家福”。
品牌賦能,渠道先行。工作隊緊抓數字機遇,開發上線“關駐農鄉”團購小程序,60余種山珍一鍵直達全國消費者的餐桌。更打通了消費幫扶“主動脈”——成功入駐國家級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832平臺”,村干部借助抖音等平臺定期開展電商直播,將軍山村的農產品也登上了更廣闊的舞臺。
從田間地頭的單一農作物,到觸達全國的多元特產矩陣,再到擁有自主品牌、入駐國家級電商平臺的現代營銷體系——將軍山村的這場“蝶變”,不僅鼓了村民的錢袋子,更蹚出了一條制度完善、渠道多元、品牌響亮的強村富民之路。(河南日報社三農全媒體中心記者 李曉輝 宋灃益)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