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銀行巨虧敲響銀行業警鐘
摘要: 原標題:德意志銀行巨虧敲響銀行業警鐘 德意志銀行日前意外宣布三季度將出現62億歐元巨虧,引發全球市場一片嘩然。因為德意志銀行是德國最大的銀行,而且目前情況與雷曼
原標題:德意志銀行巨虧敲響銀行業警鐘
德意志銀行日前意外宣布三季度將出現62億歐元巨虧,引發全球市場一片嘩然。因為德意志銀行是德國最大的銀行,而且目前情況與雷曼兄弟彼時宣布破產前的狀況相仿,甚至有不少分析將其稱之為“雷曼第二”。
在筆者看來,將德意志銀行巨虧渲染為“第二個雷曼”,有點夸大其詞。因為德意志銀行三季度巨虧的主要原因是一次性減記,包括投資銀行部門大規模減記以及剝離零售銀行德國郵政銀行將產生的虧損。如果不計商譽和無形資產損失,德意志銀行三季度虧損額僅4億歐元。
然而,德意志銀行巨虧給中國銀行業的警示卻是不容忽視的:一是監管要求的提高,二是信貸風險的控制。
根據德意志銀行披露的信息,今年前三季度出現資產大幅減記的主因,是監管力度的加強對經營提出更高要求。今年3月,德意志銀行未能通過銀行業的“壓力測試”,被給予嚴厲警告,并被要求繼續增加一級資本以支撐資本結構。與此同時,德意志銀行的風險管理策略也出現了很大漏洞,去年底該行擁有超過54.6萬億歐元的衍生品,是摩根大通的15倍,是德國GDP的20倍。
在全球范圍內,像德意志銀行這種情況的銀行的確不多見,但可能也不是個案。與之類似的是,隨著國內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化,銀行業的利益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中國銀行業是躺著都能賺錢,幾乎不用考慮如何經營的問題,也不需對信貸風險考慮,只要“左手吸儲右手放貸”就可獲暴利。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一方面,隨著金融改革的展開,國內銀行業不僅利潤增幅跌到了近幾年來的最低水平,而且不良貸款及不良貸款率都隨之上升。另一方面,受全球經濟放緩、中國經濟下行趨勢未止等因素影響,銀行業也無法再像GDP快速增長時那樣隨心所欲地無限制放貸,因為業務擴張度越高,銀行所面臨的風險往往也是越大。
尤其從今年資本市場的情況來看,股市、匯市、大宗商品市場均出現大幅振蕩,連德意志銀行這種老牌大鱷都不慎擱淺,更何況國內銀行這些世界投資市場的“新兵”。如果不將風險控制放在首位,又如何是那些金融大鱷的對手?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