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住戶親如一家
摘要: 鄰里友愛 相互幫助小區住戶親如一家居民:住在這里很舒心□晚報記者 高琳琳本報訊 “這件棉襖適合樓下的大姐穿,等會兒我就給她送過去。”昨日中午
鄰里友愛 相互幫助
小區住戶親如一家
居民:住在這里很舒心
□晚報記者 高琳琳
本報訊 “這件棉襖適合樓下的大姐穿,等會兒我就給她送過去。”昨日中午,家住市向陽街南段向陽小區的周愛梅在家整理衣物,看到一件自己閑置的棉衣時,她立刻想到了樓下的鄰居。
“雖然大家以前不相識,但是住在一個院里就是緣分,應該相互照應。”把棉襖送到樓下后,周愛梅面對鄰居的感謝說道。
“一家做紅燒肉,滿院飄香。這是大伙對兒時鄰里關系的記憶。如今高樓大廈越來越密集,小區越來越多,鄰里關系反而逐漸淡化了。”周愛梅說,小區里有一群老年人,大家在一起聊天、上街購物、晨練,拉近了鄰里之間的關系。
三三兩兩的鄰居每天都圍坐在院里談天說地。吃過晚餐,大伙不約而同地來到小區大門口。因為小區沒有物業,只有一對善良的老夫妻看大門,所以大家走得很近,一點兒不生分。
有一次,一名陌生的男子進入小區,住戶張先生隨口問了一句,對方稱回三樓的父母家。張先生想到三樓的鄰居只有兩個女兒,而且都在外地沒有成家,就質問對方。陌生男子見勢不妙,借口找錯了小區,急忙逃走了。
小區里哪家鄰居外出了、誰家孩子回來了,大家都很清楚,一些老年人還主動幫工作忙的鄰居接孩子,讓他們安心工作。幾年來,小區從未丟過東西,大家也沒產生過矛盾,鄰里關系非常融洽。
“別人經常說丟了什么貴重物品,我家的垃圾卻經常不翼而飛。”住戶高先生告訴記者,他在小區住了好幾年了,多虧有這么多的好鄰居照應,自己放在家門口的垃圾經常“丟失”,都是樓上的鄰居順手拿去扔掉的,弄得他很不好意思。
“雖然我們居住的小區并不高檔,也沒有那么多富人,但是住在這里很安心,也很舒心。”周愛梅笑著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