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勢“獨苗”車型征戰市場 難撐倍增計劃
摘要: 六年僅醞釀出一款車型的騰勢,正在國內新能源車“藍海”市場上艱難前行。日前,有消息稱,騰勢新車型今年上市已無疾而終,全年仍需靠一款車型征戰市場。雖然
六年僅醞釀出一款車型的騰勢,正在國內新能源車“藍海”市場上艱難前行。日前,有消息稱,騰勢新車型今年上市已無疾而終,全年仍需靠一款車型征戰市場。雖然此消息并未得到騰勢方面的確認,但業內人士認為,正處于“藍海”市場的新能源車,眾車企競相搶占布局,騰勢新車規劃的遲緩將使其錯失發展倍增計劃的機會。
新品投放遙遙無期
事實上,今年本應是騰勢新車發力的一年,按照行業五年一個研發周期的慣例,成立已六年之久的騰勢已規劃推出一款全新車型,以穩固現有的市場和銷量。
盡管騰勢新車型一直處在各種消息的包圍中,但騰勢始終對新車型的具體上市時間保持沉默。此前,有消息稱,騰勢第二款車型將在今年7、8月推出。對此,騰勢市場總監胡曉慶公開表示:“騰勢全新的產品已經在醞釀和規劃中,但短期內并沒有新車發布的計劃。”
一位騰勢經銷商負責人也透露,目前仍然沒有得到騰勢新車型上市的時間表。
對于騰勢下半年是否將推出新車的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得到騰勢方面的回復是,“騰勢下半年依然值得期待”。有知情人士透露,今年騰勢肯定會有一款車型上市,但不會是外界所理解的第二款車型,而是現款車型的更高配版本。“在外形和內部空間上與現款車型無異,但在安全、科技配置和續航里程上或可達400公里。”該人士透露。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政府補貼逐步退坡、市場發展加速、競爭對手增多已經讓騰勢產生了危機感。汽車市場專家顏景輝認為,目前騰勢過于單一的產品線,在沒有改款車型的背景下,也確實需要一款全新車型,而以在售車型進行的改款,對騰勢的銷量提升或許意義不大。
單一車型難撐增量
實際上,騰勢銷量的危機也開始顯現。業內普遍認為,一款車型征戰市場,如何迅速提升市場占有率將是騰勢亟待解決的問題。
統計數據顯示,北汽新能源1-6月累計銷量達15052輛,同比增長142%,市場占有率達25%,與其車型豐富有著很大關系。
相比而言,騰勢今年在無新車型的前提下,只能繼續強化品牌的知名度,推行“體驗營銷”和“精準營銷”兩大戰略方向。按照計劃,今年電動汽車預計實現兩倍增長,騰勢希望能趕上市場的平均增速。這也意味著,今年騰勢銷量至少要完成6000輛。
然而,今年前5個月,騰勢電動車銷量僅為800輛,同比增長12.82%,但環比卻持續下滑。其中,5月銷量僅為132輛,環比下降達27.47%。
一位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繼續依靠一款車型支撐銷量,維持高端定位,騰勢在國內新能源車“藍海”市場恐難取得良好表現,并錯失高速發展的機遇。
高端定位現尷尬
在國內新能源車市場,騰勢品牌自推出以來一直主打高端牌,續航里程超過300公里、終端價格高于25萬元的定位,填補了比亞迪E6與特斯拉之間的市場空白。然而,目前市場上消費者購買純電動汽車,最看重的就是價格和續航能力。
據了解,很多消費者在看過車后都表示車價“略高,不太能接受”。究其原因,市場人士認為主要是因為“目前市場上主流電動車售價普遍低于20萬元”,騰勢的售價略顯尷尬。
騰勢的尷尬不僅表現在價格上,高端的市場定位也略顯無奈。今年以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提升到了從有到優、出臺具體整車產品的標準,以及核心零部件產業等標準的制定上。各大廠商都在增加投放力度和數量,對騰勢已構成了市場威脅。
在北京一家騰勢4S店內,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目前購買騰勢電動車可以贈送價值1萬元的充電樁,并能夠免除線纜安裝費,另贈7000元裝飾。按此計算,騰勢電動車優惠已超過2萬元。該騰勢4S店負責人坦言,與25.9萬-28.9萬元的實際購車價相比,目前的優惠并不是決定消費者購買與否的關鍵。高端客戶可能會去選擇特斯拉Model 3,而尋求性價比的客戶則會選擇北汽新能源或比亞迪E6,這讓騰勢的定位顯得有些尷尬。
“今年特斯拉Model 3已經在中國上市,低廉的價格無疑會對騰勢的產品規劃產生影響,騰勢挑戰銷量倍增計劃也可能因此而落空。”顏景輝說。(記者 劉洋 藍朝暉/文并攝)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