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鎮館之寶之一
發送短信 zmdsjb 到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在中國一些很有底蘊的城市當中,都建有博物館,但是被稱為“博物院”的沒幾個,博物院一般多為新中國成立之前的名稱,可以證明歷史悠久。南京博物院就是其中
在中國一些很有底蘊的城市當中,都建有博物館,但是被稱為“博物院”的沒幾個,博物院一般多為新中國成立之前的名稱,可以證明歷史悠久。南京博物院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個。
南京博物院前身是1933年由蔡元培先生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等同于那時的中國國家博物館。該建筑為仿遼代宮殿式,由著名建筑師徐敬直設計,經建筑大師梁思成修改,作為博物院主樓。
南京博物院藏品眾多,雖然被蔣介石帶到臺灣的不少,但是藏品仍然是國內博物館中的翹楚。南京作為六朝古都,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六朝風采”陳列館。
南京市博物館在南京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近300萬元,經兩年多的精心準備,建成國內第一座集中展示六朝文化的專題陳列館——“六朝風采”陳列館,并于1997年11月29日正式對外開放。
利用現代化的手段,依托建國以來南京市考古發掘的重要成果,突出展示了六朝文物之精品。展品以青瓷器為主,其中1964年石閘湖東晉墓出土的青瓷女俑,造型獨特,上身裸袒,雙乳外露,下身著長裙和蔽膝,其裝束在眾多俑類中獨樹一幟;
而1973年靈山大墓出土的南朝青瓷蓮花尊,高近1米,造型莊重,裝飾富麗,被稱為“青瓷之王”;
1983年長崗村出土的東吳釉下彩畫羽人紋盤口壺,證實了我國早在三國時期就具備了燒制釉下彩瓷的先進工藝,在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當然陳列館里,最為重要一個文物,被稱為南京博物院鎮館之寶之一的,是一個杯子,這個杯子是用5億年前的材料制作的。
1965年南京象山東晉王興之夫婦墓中出土了一個鸚鵡螺杯,是以海洋生物鸚鵡螺的天然外殼為杯身、再用銅邊鑲扣加固而成,構思巧妙,是古代珍貴的酒器。
這個玻璃杯,高約15厘米,杯口直徑約10厘米,色澤發黃,呈半透明狀,上寬下窄,杯身流暢的曲線自然過渡,并裝飾著花瓣紋。
酒杯主體用南海極其珍貴的鸚鵡螺殼制成,在螺口部分鑲鎏金銅邊,為易碎的螺殼增加厚度
銅邊裝有耳杯的鋬,方便使用同時,因為鸚鵡螺杯底部沒有箍以其他物質,為維持杯子的平衡,杯子的尖口彎向器口這樣杯口向腹的造型。
這只鸚鵡螺杯是迄今為止,國內六朝考古中唯一的一件,也是考古發掘中首次見到鸚鵡螺杯實物。
南京博物院里展出的鸚鵡螺杯,只是一個復制品。
鸚鵡螺杯的珍貴性在于他所制作的原料,鸚鵡螺是一種生活感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菲律賓域的珍稀貝殼軟體動物,在我國南海也有生活的痕跡。這種數量稀少的貝殼,生存歷史可以追溯到5億年前奧陶紀,它的外形如同蝸牛,呈灰白色,北部帶有棕黃色條紋,如同一塊磨礪多年的美玉。
就其珍貴稀有程度而言,現在屬于《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當制作成鸚鵡螺杯后,因為螺殼內原有的隔層結構,倒酒的時候可以讓酒通過小孔流入不同隔層中,飲酒時不能一次飲盡,因此備受雅愛飲酒的世家文人喜愛。
鸚鵡螺杯按照制作工藝的范疇劃分,屬于考古發掘中難得一見的扣器,即有金屬加固和裝飾物口沿。結實美觀。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網易旅游)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