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和信息化建設破解“執行難”
摘要: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指揮中心的電腦屏幕前,執行局法官高甲星輕輕點擊鼠標進入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網絡查控系統,一批被執行人的存款、證券、股權等財產
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指揮中心的電腦屏幕前,執行局法官高甲星輕輕點擊鼠標進入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網絡查控系統,一批被執行人的存款、證券、股權等財產信息一覽無余。簡單幾個操作過后,一名“老賴”遠在千里之外的銀行賬戶便被凍結,整個過程僅用時幾分鐘。
“過去辦理這樣一起執行案件,僅查清被執行人的財產信息,我們就得‘登門臨柜’一家一家銀行跑,之后還要去異地辦理財產凍結。一個案子辦下來,往往耗時數月。”高甲星說,這是大數據和信息化建設給執行工作帶來的巨大變化。“執行難”問題得到解決。
借助大數據平臺,執行工作模式有了重大變革。2016年8月,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在辦理民生銀行西安分行與山東某公司一起借款糾紛案時,借助“總對總”系統發現,被執行人在山東一銀行賬戶內有存款余額4600萬元。執行法官立即凍結該賬戶,并將存款劃轉至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賬戶。迫于壓力,被執行人主動將余款4000萬元匯入法院賬戶。短短幾天之內,所涉案件執行標的全部到位。
今年上半年,陜西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被執行人一旦被列入失信“黑名單”,不僅無法乘坐高鐵列車、飛機,生活中也會處處碰壁。高甲星介紹,2016年,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辦理的一起執行案件中,一位遠在福建的失信被執行人因被列入“黑名單”出行受限,無奈之下,他主動聯系法院,讓妻子乘飛機趕赴西安繳清了欠款。
記者了解到,通過運用大數據手段和聯合懲戒等措施,法院執行質效得到明顯提升。今年一季度陜西省各級法院共執結各類案件1.28萬件,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去年以來,全省法院發布失信被執行人信息47282例,司法拘留4722人,判處拒執罪33人,逃避、規避、抗拒執行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新華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