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發展戶外休閑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摘要:大基地聯動小車間 增收入助農圓脫貧夢——平輿縣發展戶外休閑產業助力脫貧攻堅記者 高君瑞近年來,平輿縣積極探索依托產業發展打造基地聯動“扶貧車間&rdqu
大基地聯動小車間 增收入助農圓脫貧夢
——平輿縣發展戶外休閑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記者
近年來,平輿縣積極探索依托產業發展打造基地聯動“扶貧車間”,實現企業發展、農民增收、貧困戶脫貧的新路子,全力開展“產業助推脫貧”圓夢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目前,該縣已建成扶貧車間286個,吸納1.65萬人就業,勞務收入近億元,實現4315貧困戶脫貧,為如期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選準產業 筑牢脫貧基地
選準帶貧產業。該縣抓住東部沿海地區以藤編工藝制品為主導的戶外休閑產業向內地轉移的良好機遇,結合該縣農業人口多、二三產業欠發達的縣情,將其確定為縣五大產業之一進行承接、培育,發揮其用工量大、技術門檻低的產業帶貧優勢。筑優服務平臺。圍繞打造中部最大的戶外休閑產業基地這一目標,該縣完善產業規劃布局,在產業集聚區投資3.6億元,新建1600畝的戶外休閑產業園,高標準推進道路、管網等配套工程建設。成立戶外休閑產業管理委員會和行業協會,初步建成社會化服務體系。目前,建設標準廠房30萬平方米,整合產業集聚區原有標準廠房20萬平方米。創新招商機制。該縣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行業協會為橋梁的招商新機制,與浙江、廣東等商會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聘請知名專家學者作為產業招商顧問,瞄準珠三角、長三角兩大戶外休閑用品基地,通過上門招商、以商招商、地推招商等有效途徑,吸引12家知名戶外休閑企業入駐,另有8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成為繼浙江之外全國最大的藤編基地。做大企業規模。該縣出臺戶外休閑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引導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拉長產業鏈條,實施名牌、馳名商標創建戰略,實現了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集群式發展。目前,累計出口標準集裝箱貨柜5000多個,產業產值已達5億元,工業增加值3億元,較上年增長159%,吸納就業人員6600人。
創新舉措 打造扶貧車間
建立企業總部扶貧車間。在園區內的所有戶外體閑企業,全部設立扶貧車間示范基地。單個扶貧車間建筑面積不低于1000平方米,安置就業人員不低于120人,其中貧困人口就業人數在30%以上,創建省、市級示范帶貧企業3家,企業總部共吸引2000余名人員就業。建立鄉村扶貧車間。利用鄉鎮、村集體閑置土地,整合涉農和吸納社會資金1.9億元,在全縣所有農業村建設扶貧車間標準化基地,打造藤編專業鄉和專業村。為就業人員提供免費就餐,配備兒童活動室,滿足因家庭原因不能外出務工的貧困戶“掙錢、脫貧、顧家”三不誤的需求。目前,101個貧困村的標準廠房已全部建成,105個非貧困村正在抓緊推進,帶動貧困戶就業1.2萬余人,每人每月可得勞動報酬2000元左右。建立家庭扶貧車間。因人制宜設置分散加工的居家式家庭扶貧車間,鄉村扶貧車間管理人員每周日向有務工意愿的貧困人員派送原材料、回收已完工的半成品,解決其前往農村扶貧車間務工不便、又有脫貧愿望的難題。目前,已帶動3010名貧困人員脫貧。
強化保障 營造良好環境
海鐵聯運補短板。該縣根據不靠海、不沿邊的實際,創新“海鐵聯運”新模式,與寧波舟山港、中國鐵路總公司積極對接,開通“平輿至寧波港”貨運專列,打造河南省唯一縣級“無水港口”,實現戶外休閑用品直接裝集裝箱貨柜直達寧波舟山港轉運海外。目前,已運行16列,運輸貨物387個集裝箱,實現每周1至2列常態化運行,業務輻射至周邊縣區。加大扶持激活力。為在扶貧車間務工的貧困戶提供公租房,每天發放6元就餐補助。設立貧困群眾就業專項扶持基金,對在扶貧車間務工的貧困戶前3個月每天獎勵15元,3個月后按實發工資15%進行獎勵,2017年共發放獎補資金1200萬元。為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組建公共資產管理公司,成立投融資公司和信用擔保公司,累計整合各類資金2.8億元,開展銀企對接,為帶貧企業發放貼息貸款1.6億元,有效緩解了中小戶外企業的融資難題。傾心服務提效能。對基地戶外休閑企業實行保姆式服務,由縣級領導長期聯系分包,并實行辦證不與有關部門接觸、征地不與農民接觸的“零接觸”制度。實行項目聯審聯批聯督制,使企業辦事“最多跑一次”。在產業集聚區成立經濟開發服務中心,開展辦證、財稅、人力資源、工程等打包服務。強化培訓增本領。整合縣人社、職業中專、脫貧攻堅講習所等資源,圍繞企業用工需求,制訂年度藤編工和經紀人培訓計劃。從龍頭企業聘請有成熟戶外產品經營經驗的管理人員,組成藤編技術培訓小組,入駐全縣286個扶貧車間,對戶外休閑用品生產企業員工進行集中培訓,確保編藤工和經紀人干得好、留得住。2017年共培訓9期,培訓人員2300人次。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