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產業集聚區:譜寫高質量發展奮進之歌
摘要:□劉付明 張 陽 文/圖華東戶外編藤車間。禾普環保家居生產車間。海鐵聯運暢通戶外產品出口渠道。 中冠戶外扶貧車間正在趕制海外訂單。弘康皮革生產車間。 防水材料生產項目
□劉付明 張 陽 文/圖
華東戶外編藤車間。
禾普環保家居生產車間。
海鐵聯運暢通戶外產品出口渠道。
中冠戶外扶貧車間正在趕制海外訂單。
弘康皮革生產車間。
防水材料生產項目。
40年崢嶸歲月,40年滄桑巨變。
改革開放40年來,平輿上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鎖定目標、實干干實,持之以恒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全縣經濟突飛猛進,城鄉面貌日趨亮麗,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大幅提升,五大產業高質量發展,主要指標和綜合實力多年來位居全市第一方陣,成為全省縣域經濟排序中位次上升最快的縣之一,探索出一條傳統農區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的新路子,譜寫了一曲氣勢恢宏的奮進之歌。
走進平輿縣產業集聚區,一個個新項目正在拔節速長,一批批產業集群正在強勢崛起。中原生態皮革轉型示范園、華東戶外、寧波格萊特、中鑫家具、禾普家居、建維網聯、藍翎環科、駝峰防水等163家規模以上企業入駐平輿,形成了皮革皮具、戶外休閑、建筑防水、白芝麻生產加工、電子商務五大主導產業。一批批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紛至沓來,投資發展,推動了產業加速由“聚變”轉向“質變”,挺起了平輿新型產業化的脊梁,帶動了平輿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2018年,平輿縣產業集聚區建設發展工作多次得到省、市領導同志的肯定,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在3月和10月進行的全市產業集聚區項目觀摩評比中均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6月被省政府授予“省二星級產業集聚區”。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平輿縣通過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增投入、強后勁、促發展,產業集聚區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引領著平輿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釋放著平輿承接產業轉移、延鏈補鏈、轉型提升的活力。
“五大產業”高質量發展
40年來,平輿的快速發展被譽為“平輿速度”和“平輿現象”。平輿縣委書記張懷德在平輿縣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暨縣委工作會議上說:“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全力推進經濟高質量跨越發展,牢固樹立發展工業的理念,高質量發展皮革皮具、建筑防水、戶外休閑用品、白芝麻、電子商務等主導產業,不斷壯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切實增強綜合經濟實力。”縣委、縣政府根據平輿自身的發展基礎和發展優勢,在培育主導產業過程中,加快價值鏈升級、載體升級,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帶動力。2018年,平輿縣一如既往地堅持將產業集聚區建設的著力點放在興產業、帶全局上,把開放招商、項目建設作為鑄鏈條、建集群、興產業的關鍵環節并強力推進。
目前,平輿縣已集聚各類輕工制造類企業136家,其中以帕加尼皮業、永盛皮革、錦程皮革為骨干的皮革皮具加工企業46家,產業鏈由過去單一的皮革加工向皮鞋、手套、箱包、沙發等皮制品延伸。集精品皮革與箱包皮鞋加工于一體的弘康皮革于2018年9月投入試生產;中牛集團與平輿縣合作建設的中原生態皮革園區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目前進展順利,建成后將成為集皮革及制品制造、研發、品牌展示、新產品發布、營銷總部創意樂園為一體的綠色生態皮革小鎮。
戶外休閑產業,平輿縣緊緊抓住該產業從廣東、浙江等地向內地轉移的機遇,建成了中部地區最大的戶外休閑產業基地,建設了戶外休閑產業園區,開通了平輿——寧波舟山港的海鐵聯運班列,依托該縣產業集聚區已落戶25家龍頭企業,在全縣貧困鄉村建起180個加工點,吸納1.2萬人就業,群眾年務工收益1億多元,其中帶動貧困戶2000多人就業,貧困群眾足不出村就可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網點布局已經輻射至周邊縣區。平輿縣戶外休閑產業正在朝著多元化全產業鏈的方向發展壯大,初步形成了以休閑生態家居為主的現代家居產業集群。
今年6月,省委書記王國生到平輿縣調研,專程到平輿縣萬冢鎮郭寺村戶外藤編車間察看群眾就業情況,對該縣在鄉村設立加工點、吸引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脫貧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王國生指出,平輿縣黨員干部要增強服務群眾意識,充分發揮扶貧項目的帶動作用,幫助更多的鄉親在家門口就業脫貧。
今年7月,省商務廳專門召開推進平輿戶外休閑產業發展座談會,省商務廳廳長張延明帶領平輿縣考察團赴廣東等地招商。省、市相關部門高度關注平輿縣戶外休閑產業發展,先后開展深度調研,為平輿縣戶外休閑產業發展出謀劃策,聚力集群培育,延伸產業鏈條,推進產業扶貧,加快脫貧步伐。
平輿是中國建筑防水之鄉,建筑防水從業人員達25萬人,外出防水施工企業1000余家,施工隊伍逾萬個。2018年,平輿重點實施“421”工程,打造建筑防水科技創新基地、建筑防水施工總部基地、建筑防水材料生產基地、建筑防水職業技能培訓基地,辦好平輿建筑防水協會和正月初八召開的建筑防水產業大會,搭建防水產業互聯網運營平臺,繁榮“互聯網+防水”新業態。
以玉海防水、藍翎環科、宏宇、麻不漏、新天地等為代表的新型環保建筑防水材料生產企業和建筑防水施工企業呈集群集聚。目前,在縣防水大廈集聚了宏宇、麻不漏、華慶保溫等建筑防水施工企業75家;建維網聯、藍翎環科、駝峰防水材料、海月星科技等新型防水材料生產項目正在加緊建設,藍翎環科、駝峰防水兩個項目于今年10月投入生產調試,年底投入試生產;與中國工程院唯一的建筑防水領域院士、鄭州大學教授王復明院士合作興建的占地260畝的基礎工程原型試驗場項目進展順利,正在進行開工前的準備工作。
“小芝麻”做成了大產業。平輿是全國優質白芝麻原產地,2016年以來,該縣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推進“三產融合”,申報了國家白芝麻科技創新中心,發展芝麻專業合作社200家。至目前,全縣白芝麻種植面積40萬畝,涌現了藍天芝麻小鎮、康博匯鑫等一批知名企業,吸納1500多戶貧困戶就業。
在2018年平輿白芝麻產業大會上,來自美國、印度、日本、韓國、緬甸、蘇丹等12個國家的外賓和全國各地500多名企業家代表、10余家科研院所專家齊聚全國芝麻生產第一大縣——平輿縣,共謀芝麻產業發展大計。此次的交流、學習與合作,加快了平輿白芝麻產業走向世界、香飄四海的發展步伐。
產業集聚,既要出產品,還要有好銷路。平輿縣培育發展電子商務產業,引進京東、淘寶等35家知名電商在全縣設立308個電商服務點,培育的本地電商易族防水網,客戶端注冊量已達42萬,擁有全國最大的防水人力資源大數據庫,已帶動貧困戶3000多人在網上找到工作。
此外,中南紙業、虎鏢堂生物科技、康博匯鑫、百緣面業等輕工業項目均在實施續建、技改或擴建工程,恒遠面業正在安裝調試設備,白芝麻產業園已完成規劃選址。至目前,平輿縣產業集聚區內在建項目16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3個,項目建設后勁充足。
招商引資高質量推進
招商是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的重中之重,更是實現高起點、高水平發展的根本保證。改革開放40年來,平輿縣把招商引資作為推進建設的“生命線”和“突破口”,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優化,不斷促進大產業大項目的有效集聚。加大招商力度,強化駐地招商,實行縣領導帶隊招商,組成皮革皮具、防水材料、戶外用品等多個專業組,分赴產業集中度較高且轉移動向突出的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召開招商推介會、懇談會,參加重點行業的全國性會議會展,與各行業協會、商會深度對接洽談。在鄭州、深圳、福州等地設立3個招商分局,由縣領導聯系分包。同時,充分利用平輿縣建筑防水知名品牌,在北京、上海、天津、太原等6城市設立招商局駐外辦事處。按照產業集聚區發展要求,注重產業鏈招商與集群招商,轉變“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招商搶資”“招商引智”拓展。特別是瞄準集聚區配套和關聯產業,有針對性開展招商,形成縱向鏈接。2018年上半年,全縣共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1個,總投資58億元。
產城互動高質量融合
產業是城市的基礎,城市是產業的依托。平輿縣委、縣政府將產業集聚區作為平輿撤縣設市、縣城“南擴西延”戰略實施主戰場,及建設“四個平輿”的總體部署和發展目標,縣委、縣政府明確提出“舉全縣之力建好產業聚集區”,強力實施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雙輪驅動戰略,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抓手,高標準開展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工作,將平輿縣產業聚集區平臺拓展與平輿縣城市發展結合起來,帶動平輿縣城鄉一體化發展。為了對產業集聚區企業提供生活服務保障,縣委、縣政府在產城結合部規劃建設了平輿一中、外國語小學、思源學校、車輿文化園及綜合服務中心、文化藝術中心、公共租賃房、公共游園等公共服務設施。同時,規劃建設了總面積2.93平方公里的集商務辦公、現代商貿、金融服務、商務游憩于一體以文旅商為特色的商務中心區,依托平輿上河城、頤高創業小鎮等創業發展平臺,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為產業集聚區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如今,產業集聚區已成為平輿經濟的增長極,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突破口,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的主平臺,農民轉移就業的主陣地,改革創新的示范區。推動平輿高質量跨越發展,是平輿縣產業集聚區的光榮使命,也是平輿在加快發展中的生動實踐。堅定產業集聚發展之路,振奮干事創業精神,今日的平輿干部群眾正勠力同心、創新實干,沿著高質量跨越發展的方向堅定地走下去,決心在全市新一輪的加快發展中實現率先崛起,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增光添彩。
平輿縣白芝麻研發基地。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