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袁子亮和他的樂善之家
摘要:劉清珍 王淑和引子淮河水呀長又長,淮水岸邊是家鄉。德善之風千古揚,代代都有好兒郎!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貌不驚人,語不壓眾,退休前是個股級小官兒。就是這樣一個人,就
劉清珍 王淑和
引子
淮河水呀長又長,
淮水岸邊是家鄉。
德善之風千古揚,
代代都有好兒郎!
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貌不驚人,語不壓眾,退休前是個股級小官兒。
就是這樣一個人,就是這樣一個小官兒,執著于扶危濟困的德善事業,幾十年如一日救助素不相識的危急病人和困難群眾。他把堅定的信念鐫刻在家鄉堅實的大地上,點亮了人們心頭上的點點燈火。
他資助兩名貧困高中生圓了大學夢,多次帶頭為災區捐款捐物,把上級獎勵他的工資、晉升指標讓給本單位家庭負擔較重的一線工人。淮水無言,潤澤兩岸;兒郎無悔,代代相傳。
中華網、大河網對他的點贊達百萬人次,老百姓稱他是“當代活雷鋒”;黨和政府曾多次授予他“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政工干部”“十佳職工”“人民公仆”“文明楷模”等榮譽稱號。
他就是76歲的正陽縣電業局原辦公室主任、退休干部袁子亮。
每當看到社會上熟悉或素不相識的人遇到了困難,袁子亮總想辦法幫他們一把
時間,1968年9月的一天下午;地點,正陽縣汝南埠街。
集市早罷,一位青年人坐在街頭哀聲嘆氣。經人指點青年人找到了袁子亮,青年人含淚向他訴說:“大哥,俺是安微省臨泉縣姜寨村人,俺娘有病臥床不起,我帶了100多斤姜,打算賣掉給俺娘買藥,誰知一進街連自行車帶姜都被稅務所的人扣了,說讓俺回大隊開證明,沒有證明就是投機倒把。這姜有我自己種的,也有親戚送的。我家是富農,上哪兒開證明?買不了藥,眼睜睜地看著俺娘病死,我還有臉活著嗎?”
袁子亮當時是工商稅務所的助征員。查扣這位青年人姜的是自己單位人員。管不管?管吧,自己人微言輕,還有什么富農、投機倒把之類的忌諱。那時候正是階級斗爭天天講的年代,弄不好引火燒身。不管吧?聽青年人哭訴的也像實情。要是他娘因無藥醫治死了,他也不活了,這可是兩條人命啊。想到這里,袁子亮的眼睛濕潤了,安慰他說:“不要著急,我先到單位里問問情況。”不一會兒,袁子亮就把車子和姜還給了那位小青年,還拿10元錢塞到他手里,并對小青年說:“天不早了,快給你娘買點藥。”
幾年后,青年人幾經周折,打聽到袁子亮的住處,一進門眼含熱淚地說:“大哥,要不是你當年幫助俺,還給俺拿10元錢,俺和娘的兩條命就沒了!”至此,他才知道小青年名叫姜國成,母親經過當年救治,身板硬朗。
時間,1990年;地點,正陽縣汽車站候車室。秋天的一天下午,細雨蒙蒙,行人匆匆。袁子亮從駐馬店地區辦完事回到正陽縣,剛下車就聽見候車室里一陣嬰兒的哭聲。他仔細聽,覺得這哭聲有點異樣。
他忽然發現,出站口有一年輕婦女邊走邊用衣角擦拭著眼角,還不時朝候車室張望。袁子亮便抱起女嬰快步追上那女人問:“這是你的孩子吧?”
“不是。”女人搖搖頭。
袁子亮見她滿臉淚痕,就說:“別瞞我了,跟哥說實話。”
女人無奈,訴說了事情的原委:“俺這閨女兩個月了,生下來膽汁外流,錢花完了也沒治好,俺就給孩子換了身干凈衣服,到汽車站想找個有錢人家送出去,人家一見是女孩都走了,沒辦法我就……”
管不管,又是一道難題。管吧,女嬰膽汁外流是什么病,治不好怎么辦?不管吧,小女孩命懸一線,生的希望渺茫。但再怎么說,這也是一條生命啊。袁子亮心頭一橫,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于是,他忙對女人說:“大妹子,別難過,只要孩子還有一口氣兒就得治,把她交給我。”
袁子亮一邊安慰女人,一邊給妻子打電話:“桂榮啊,趕緊騰間房子。”“騰房子干啥?”“電話里說不清,先騰出再說。”
“好!”妻子掛斷了電話。
袁子亮領著母女倆回到家里,安頓好她們。第二天,袁子亮為女嬰四處求醫。一個多月后,小女孩的病治好了。袁子亮為他娘倆墊了2000多元醫藥費。女人抱著女兒,離開了袁子亮家……
18年后,女孩上了大學,畢業后在濟南一家醫院工作。有一年春節,一位陌生的女孩來到袁子亮家致謝恩人,袁子亮這才知道當年救活的這個女孩,是該縣雷寨鄉西嚴店村人,名叫余春娟。
袁子亮辦好事不留名,更不對外張揚。縣電業局原政工辦主任張貴雋說,1997年春的一天中午,一位中年農民手提幾只雞和小磨油,來到縣電業局打聽袁子亮住處,正巧袁子亮到當時的駐馬店地區電業局開會去了,于是張貴雋就接待了他。
老張問那人:“你怎么認識袁子亮的呀?”
那人說,一年前孩子患了化膿性急性闌尾炎,做手術差50元不讓住院,當時俺急得摔頭找不著硬地。一個干部模樣的人路過,得知實情后拍拍我的肩膀,二話不說從衣兜里掏出50元錢,塞到我手里,沒等俺回過神來,已不見了他的人影兒……
后經多方打聽,才知道他是袁子亮。
張貴雋說:“老哥,你算遇到好人了。袁子亮為別人辦好事是家常便飯,這件事恐怕他早就忘了,你還是把東西拿回去吧!經過再三勸說,那位老實的農民才提著東西離開了張貴雋的辦公室。
作為單位“總管”,他心里總牽掛著那些生活最困難的同志,并一次次幫他們渡過難關
袁子亮退休前,曾在縣直幾個局委當過多年辦公室主任。如果把一個單位比作是一個小王國的話,袁子亮的角色就相當于“總管”。他也常這樣調侃自己。那么,他這個“總管”最牽掛的是什么呢?
袁子亮有幾個發黃的小本子,是他在“總管”位置上記錄的各單位干部職工的基本情況。記的多是各家的困難和問題:王尚文內弟患精神分裂癥;于維俊生活困難,家屬帶子女外出討飯;陳志清老伴患病,常年臥床不起;徐宏題藥罐子相伴20多年……
縣財政局的老同志回憶說:“袁子亮心里裝的全是別人的事。全系統200多名干部職工,誰家有啥困難,誰得啥病,誰急需救助,他都了如指掌。見子女不在身邊的老同志生活艱難,主動向領導建議:在符合組織原則的情況下,能調的調來,能招工的招來,由此,許多孩子回到了父母身邊。”
1977年,袁子亮從縣財局調到縣交通局任辦公室主任。當時正逢“文革”后的撥亂反正時期,他協助局長落實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錯案。不管工作多么忙,他總是牽掛著那些困難職工和家屬。
時任正陽縣交通局通訊員的莊建國回憶說:“我父親是縣交通局干部,1976年病故,那時撫恤金每人每月只有4元,也是我和母親、哥哥一家3口當時的主要生活來源,生活實在困難。袁子亮到縣交通局后,我家住在縣交通局家屬院,所以母親大小事都找他。
我們發現袁子亮在縣電業局工作后小本子上又記載著:誰家的小孩子什么時候需要入托、上學;哪位職工患了什么疑難雜癥,需要到何處求醫問藥;孤寡老工人的日常生活如何照料;某某家庭糾紛怎樣調解;大齡青年的婚姻怎么辦等。這些,他不僅記下了,也一一過問了,并積極尋求解決辦法。
有段時間,縣電業局多位職工遭遇不幸,他的本子上都記著:張東臣家失火,房子燒了,老婆死了,家破人亡;張書平偶遇車禍,身負重傷,留下殘疾;李本先身患癌癥,生命垂危;陳鳳鳴愛人患疑難雜癥,久治不愈,急需救醫;鄒全鎖患尿毒癥,需要透析。
為幫助這些不幸的人家早日渡過難關,走出陰影,袁子亮動用全局能夠動用的資源予以照顧。他帶頭捐款,帶動了全縣電業系統員工紛紛伸出援手,慷慨解囊。
讓了工資又讓獎金,在利益面前袁子亮首先想到的是單位最困難的一線老工人
把自己應得的利益讓給別人,有些人看來,不是缺心眼兒就是腦袋進水了。袁子亮就是這種“缺心眼兒”的人,在單位他是讓了工資又讓獎金的人。
那是1975年3月,上級給縣財政局分配了一名為大型企業培訓廠長(經理)的指標。誰都知道,能參加這次培訓,意味著將要升遷。
于是,有的人打招呼、寫條子,有人提著禮品半夜三更找領導……
只有袁子亮心靜如水。
他認為讓誰去,領導心中有數。果然,沒過多久,領導通知他參加培訓。這事擱別人高興得很。袁子亮覺得見利益就上,不是共產黨員的品格。于是他找到局長擺了一大堆理由:“局長啊,我負責人事科和辦公室事情太多了,走不開,還是讓別的同志去。”局長說:“子亮,說實話,我也舍不得你去,不過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呀,別人為這事兒擠破頭,你卻把好事往外推,這樣的人不多見啊!”
由于袁子亮再三推讓,最終局里讓另一名年輕干部參加了這次培訓。
得知內情后,有人說袁子亮真是一個“大傻蛋”!說歸說,可老袁心里覺得這事做得坦然。
上世紀80年代,老袁當時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8口人的一大家子,就靠他和妻子兩人不足百元的工資養活著,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那時候,誰不希望發獎金、漲工資!你還別說,袁子亮這樣的機遇真來了。
1980年底,袁子亮調入正陽縣電業局城鎮電管所。協助所長的5年時間里,他硬是把一個“老大難”單位打造成全省一流的基層電管所。因此,1986年至1990年,縣電業局給他的4次獎勵都是漲工資,但其中有兩次都主動讓給了家庭子女多、生活更困難的一線老工人。
1994年,在創建省級文明單位期間,袁子亮任主任的辦公室為縣電業局爭得不少榮譽,局里決定給辦公室發1萬元獎金。那時候的1萬元錢可不算是小數目,辦公室那幾個人,哪一位至少不分個千兒八百的,作為辦公室主任的袁子亮應分多少,還不是他的一句話。
沒想到,袁子亮拒絕了這筆獎金。他找到時任局長李光保說:“局長,我們的工作都是分內的事,干好是應該的,其他科室也沒少做工作,這筆獎金我們不能要!”讓工資、讓獎金,在有些人看來就是傻子,袁子亮卻說:“咱們靠工資吃飯的,哪個嫌錢扎手,誰不想多掙點兒,但我是共產黨員,在利益面前,我咋能光伸手,就不想著點兒別人嗎?”
孝道傳家,樂善好施。良好家風在袁子亮家庭代代傳承,人們說,老袁家滿門皆好人
世界上沒有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袁子亮一家“滿門好人”,源于袁氏家族優良的家風傳承。袁子亮的父親和母親都是老實忠厚、心地善良的本分人。他們秉持家族家風家訓,扶危濟困、樂善好施、誠信為本。袁子亮清楚記得這樣一件事:
解放前有一年除夕臨近,鵝毛大雪下個不停。一天清晨,一家人正圍著鍋灶喝稀飯,忽然闖進一個衣衫襤褸、手提破竹籃的討飯老人。老人一進門就說:“大哥、大嫂,行行好,給俺盛碗熱飯吧!”見這位老人凍得渾身發抖,袁子亮的父親忙站起來,二話沒說,盛碗稀飯遞到老人手里。
老人連說:“好人啊,好人!”
待那位老人走后,子亮仰著小臉望著父親說:“爸,鍋里的飯咱們就不夠吃,咋給她盛一碗呀?”
“孩子,記住:咱們家雖然窮,就是明天要斷糧,來了窮人或要飯的,也要給一個饃或盛碗飯。這一碗飯可能就能救他們一條命啊!”
這番話,影響了袁子亮的一生,并繼續影響著他的子孫們。孝道傳家、樂善好施的好家風,在袁子亮家庭代代傳承,并不斷上演著“愛心接力”的故事。
常言說,成功的男人背后,總站著一個女人。袁子亮的老伴兒李桂榮就是這樣的女人。老袁讓工資、讓獎金,她毫無怨言;需要幫助的人,老袁給錢、給物,她積極配合。1973年,那時候她還年輕,在家鄉生產大隊當民辦教師,沒有工資,每月僅有7元錢的生活補助。
那年春天,近門的三嬸子突然病故。因為安葬老人,三嬸子的女兒和侄子吵得不可開交。李桂榮聞聲立即登門勸阻。但無論怎么說,都協調不好。最后,她對爭吵的雙方說:“這樣吧,你們別鬧了,我手里有100多元賣豬錢,拿去給三嬸子買個棺材,也算我作為晚輩的盡一份孝心吧。”口水仗立馬停止了,在場的人還能說什么呢!
有道是家風正,子女興。袁子亮夫婦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女們。這個“四世同堂”的17口之家,曾兩次獲得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稱號。他的子孫輩們獲得的獎狀有“河南省文明職工”,有市、縣級“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共青團員”,有4人被評為“優秀青年志愿者”,小女婿鄢鵬程還被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評為“銷售精英”。走進袁子亮的家,屋子里滿是獎狀、獎章、獎杯和各種榮譽證書,數一數200多件,簡直就是一個家庭榮譽室!
袁子亮的大女兒袁昉,曾任正陽縣供電公司電力物資公司黨支部書記,經濟師,政協正陽縣第六、七、八屆委員。她曾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組織黨員、團員、青年志愿者開展抗洪救災、扶貧濟困、敬老愛老、幫孤助殘等公益服務活動。
正陽縣雷寨鄉后寨村有位殘疾青年雷松杰,母親王麗左腿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父親雷大民也是個老實本分的農民。2004年9月26日,雷松杰開著摩托車因躲閃路人一頭栽進了溝里,造成頸椎粉碎性骨折,自此落下殘疾。高額的醫療費,讓他家的生活雪上加霜。袁昉了解情況后,多次聯系愛心人士為他捐款、捐物,并帶領供電公司志愿者到他家里,義務給他檢修電器,得到雷松杰一家人的衷心感謝。
老袁的小女兒袁婧,現任正陽縣供電公司離退休黨支部書記,高級政工師,系駐馬店電力公司優秀專家人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縣政協第九屆委員。她與父母親和姐姐一樣,熱心于公益志愿服務活動,現任正陽縣青年志愿者協會正陽供電公司分會會長,正
袁婧經常帶領志愿者參與助學活動,為患病兒童、災區群眾捐款,常年開展青春光明行“電力雷鋒”志愿者愛心公益活動。每逢節假日,不是帶著文藝節目和慰問品去敬老院,就是為留守兒童、聾啞兒童送去溫暖和關愛。近幾年來,她又連續結對幫扶3名貧困生,有2名已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1名正在高中就讀。
見人不愛說話,文靜中透出成熟,是袁子亮的大兒媳胡衛華。這個性格內向的媳婦,十多年如一日,精心照料正陽城關北街徐國英和潘道中兩位孤寡老人,為她們買煤、買糧、洗衣拆被,有病請醫,節日探望,直到她們80多歲去世。胡衛華對兩位老人可謂養老送終,盡了孝道。胡衛華也先后被縣委宣傳部、縣總工會授予正陽縣“十佳”職工,省電業局授予“全省電力系統優秀青年”。
二兒媳項金玲是縣五小教師,性格開朗、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心態平和。從教26年來,項金玲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起來兢兢業業,責任心強,多次獲得縣級“優秀班主任”稱號,1999年被評為駐馬店市優秀教師和語文學科帶頭人。2012年,項金玲自編自導的文藝節目《少兒環保時裝秀》,代表正陽縣教育系統到鄭州會演,榮獲省級表演一等獎。
袁子亮很注重家風家教傳承。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他就編寫了460字的《家風歌》,后精簡為勤奮做事、誠信做人、樂善好施、孝老愛親的十六字家訓,傳承至今。他的孩子在外是好人,在家是孝子。袁子亮的父親68歲那年,患腦梗腿腳不便,兒子袁昕、袁昺,女兒袁昉、袁婧,一放學就爭著用輪椅推爺爺出去散步,讓左鄰右舍十分羨慕。李桂榮近年來腰間盤突出,又患有風濕性關節炎,女兒袁昉和袁婧為母親在洗腳店辦了“修腳卡”,買來按摩椅和洗腳盆,輪流為母親泡腳。
為了更好地傳承優良家風,袁子亮成立“家政議事會”,舉辦“家庭春晚”,曬家庭“幸福清單”,開展讀好書、做好事、全家戒煙等四項大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不但女兒、兒媳婦優秀,大兒子袁昕也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正陽縣“十佳”工商管理員,他所負責的縣工商質監局人事工作,被縣政府授予全縣“人社工作先進單位”。他的孫子袁景昱被團市委評為“優秀共青團員”、正陽縣“優秀青年志愿者”;外孫女劉雪瑩被信陽市城鄉規劃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并被推選為本局紀檢委員。
老袁一家的愛心接力在薪火相傳!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