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菜大王呂義鋒 在春天里播種希望
摘要:□全媒體記者 許 靜文/圖呂義鋒(左二)在蔬菜大棚里。本報訊 3月25日,在確山縣留莊鎮劉寨村一片占地200多畝的田野上,56個白色育苗大棚宛如一條條白色玉帶迎風輕舞。&ldq
□全媒體記者 許 靜文/圖
呂義鋒(左二)在蔬菜大棚里。
本報訊 3月25日,在確山縣留莊鎮劉寨村一片占地200多畝的田野上,56個白色育苗大棚宛如一條條白色玉帶迎風輕舞。“我賣菜16年,2017年12月,我用自己賣菜的錢,一次性投資360萬元,建起了這些蔬菜大棚。”聽說記者采訪,從信陽趕回的蔬菜大王呂義鋒向記者介紹。
今年42歲的呂義鋒一直做蔬菜批發生意。2017年,他發現在農村種植蔬菜是一條“錢景”光明的致富之道。呂義鋒認為,現在的農村,不僅剩余勞動力大量外流,大量土地閑置,而且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加,蔬菜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于是,呂義鋒決定搞種植業。“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雖說家人反對,但我看準了就義無反顧。不光是因為自己想致富,我還想幫助村里的貧困戶。”
記者看到,在大棚做工的多為大媽、大嫂。“我每天用60多名工人。其中大部分為貧困戶,每人年收入不低于15000元。去年,呂軍、梅口、王新民、賴學堂等20多人都因為在這兒就業成功脫貧。”呂義鋒自豪地說。
為了科學種植,呂義鋒不斷外出取經,逐漸摸索出一套種植經驗。憑著吃苦耐勞和敢于嘗試的精神,他開始按著市場規律,合理規劃種植萵筍、辣椒、西紅柿、芹菜等品種。同時,經過專家指導,他建起標準化溫室育苗大棚和現代化灌溉設施,實現種植無公害果蔬。
呂義鋒告訴記者,以前灌溉菜地需要3個人拉著水帶澆灌,現在是機械化澆灌,快捷又省人工,灑水又均勻。他還根據市場需求,確定了以麒麟瓜和豆角、西紅柿等瓜果蔬菜為主導,利用大棚育苗,進行反季節蔬菜種植。“大棚育的苗,保溫、保濕、品質好,抗病毒、產量高,能提前20天上市。”呂義鋒說。
“因為是無公害種植,我們的蔬菜遠銷武漢、合肥、鄭州等地,供不應求。”駐劉寨村第一書記鞏剛告訴記者。
談及未來,呂義鋒豪情滿懷:“現在,我們劉寨村牢牢把握麒麟西瓜這一特色品牌,建成育苗溫室一座,蔬菜精分揀加工車間一座,擴大萵筍種植500畝,擴建蔬菜大棚400畝,形成千畝蔬菜大棚規模,對9戶愿意自己投資建棚的貧困戶無償提供技術指導、簽訂回收合同,對無資金的20余戶貧困戶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帶動脫貧。2019年蔬菜銷售額力爭突破3500萬元,形成在豫南較有影響力的蔬菜基地。”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