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南牛托起脫貧致富夢
摘要:林清常一家養牛脫貧的路子當年就實現凈收入1萬元的“開門紅”,這對林清常一家人來說,就是一個莫大的鼓舞。
駐馬店網訊(記者 徐 明 通訊員 付浩)不等不靠,勤勞脫貧。來到泌陽縣下碑寺鄉東李莊村蠻劉組貧困戶林清常門前的小型家庭牧場,林清常夫婦正在給牛添加飼料,看著眼前活蹦亂跳的小牛犢,夫妻倆期待收獲的欣喜不言而喻。
林清常一家4口人,妻子常年患病難以干重活,兒子苦于沒有一技之長出門務工而四處碰壁,家里生活的擔子重重地壓在林清常一人的身上,即便是林清常夜以繼日的打拼,一家人的生活也十分的清貧。
2016年,黨和政府精準扶貧的春風吹進了東李莊村,林清常一家也被納入了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2017年,東李莊村盼來了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的“火車頭”——河南省國有泌陽板橋林場派駐該村的第一書記付浩。來到東李莊后,他就迅速俯下身子,聽民情,解民意,化民憂,田間地頭,村里村外都留下了他走訪的身影。在了解到林清常一家的具體情況后,在黨和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扶持下,付浩為林清常一家爭取到了金融扶貧小額信貸,依托戶均2000元的產業直投扶持資金和產業獎補到戶增收項目,林清常甩開勤勞的臂膀,在門前東側的一塊空地上建起了一個小型家庭牧場,并對買回來的10只波爾山羊和4頭夏南牛進行飼養。6個月后,除去留下的一對用來育種外,其余的8只波爾山羊全部育肥出欄,平均每只賣到2000多元,除去買羊、飼養、人工等成本,每只羊至少有1000元的凈利潤,4頭老瘦(農村一般稱呼母牛為老瘦)成功產下兩頭小牛犢,等兩頭小牛犢成年,每頭至少獲利8000元,林清常告訴我們。
而讓林清常一家人高興的是,這4頭老瘦隨后又產下了兩頭小牛犢,這些小牛犢待飼養六七個月后便可出欄,如果不出現大的市場波動,將給林清常一家帶來將近四萬元的純收入,對一個一家四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來說,近四萬元的年收入可是一個有分量的數字。林清常越說越興奮:“最近已經有不少人前來,意圖以每頭1.7萬元的價格將幾頭老瘦全部買下,這可是讓我脫貧致富的聚寶盆,我咋會舍得賣。”
在林清常的小型家庭牧場內可以看到,墻角整齊壘放著晾干粉碎的草料。林清常介紹說,他將5.78畝地留下1.78畝用來種植一家人的口糧作物,其余4畝全部種植成玉米,再加上又擴種5畝地用來種植麥稈等草料,這樣就可以解決一年三分之二的飼料了,所以養殖成本相對來說不是很高。毫無疑問,養殖成本降低了,意味著養殖利潤就高了。
據林清常介紹,他家以前也養過豬,本來打算用這些產業扶持資金養豬,但這兩年豬肉價格不好,所以想來想去,一家人還是決定走養牛脫貧的路子。林清常一家養牛脫貧的路子當年就實現凈收入1萬元的“開門紅”,這對林清常一家人來說,就是一個莫大的鼓舞。
通過一系列的幫扶,林清常不僅富了自己,還起到了一個致富帶頭人的作用,在村民中受到了較高的評價。因為林清常的吃苦耐勞,也因為他的善良樸實,在新一屆村組組長換屆選舉中,林清常更是獲得大家一致認可,當選為本生產組的組長,帶領大家發展產業增收致富。
林清常家還有一個喜事兒,那就是他兒子林寶才通過第一書記付浩和幫扶責任人畢榮科的幫助下,免費參加了鄉政府舉辦的轉移就業培訓班后,為他聯系企業,最終被東莞某電子廠青睞,成功實現了轉移就業,夫妻倆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個好歸宿。2017年底,林清常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已經成功如期脫貧摘帽。
林清常介紹,這幾年國家對老百姓的好政策越來越多,泥土路變成水泥路,危舊房變成新住房,自來水拉到家門口,老百姓種地發補貼,娃娃們上學免學費,看病就醫有醫療保險等等,所有這些與我們大家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好政策都是看得見摸得著,但要真正實現脫貧致富,如果自身不勤勞、不打拼,再好的扶貧政策也沒用。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