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法院行走在“田間”的法治“楓”景線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王樹恒)近年來,正陽縣人民法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大力發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田間法庭”工作方式,為端牢“中國飯碗”提供了更為優質的法治保障。
“同志,真不好意思,這么熱的天,中午飯都沒來得及吃,辛苦你們專門來調解,真是謝謝你們啊!”糾紛化解后,當事人王某對法官感激地說。
那么這場糾紛到底因何而起呢?原來,鄒某和王某的承包地相鄰,鄒某種植的是花生,王某種植的是大豆。王某去查看自己種植的大豆長勢時,發現大豆苗受了藥害,經過多方打聽才得知是鄒某近期用農藥除草時沒有預留足夠的間距,讓自己家種植的大豆苗出現了藥害。
“我是在自家地里噴藥,有又沒有影響到他家的作物生長,我不清楚,更不能隨便就賠償損失。”鄒某憤憤地說道。雙方各執一詞,一時間吵得面紅耳赤。王某無奈之下來到正陽法院尋求幫助。
為及時妥善處理雙方矛盾糾紛,正陽縣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的法官立即啟動訴調對接機制,召集該村委相關工作人員到現場聯合調查調解,聯動聯調小組首先安撫雙方當事人激動情緒,隨后向當事人詢問受損大豆的品種、長勢、農藥藥性等細節。承辦法官根據當事人的爭議焦點,從時間、投資成本、鄰里關系多層面進行耐心勸導,從“情、理、法”多角度引導雙方當事人理性思考,彼此互諒互讓,并結合典型案例,就本案提出了可行性建議,最終雙方握手言和。一場由噴灑農藥引發的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得到妥善化解。
“這樣的效果比我們單獨做工作,要好得多了!”該村干部由衷感嘆道。
正陽法院積極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重心下沉,工作前移,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向當事人耐心釋法,運用調解的方式解決矛盾糾紛,推動社會和諧穩定。下一步,該院將不斷創新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積極拓展多元解紛路徑,切實將司法為民落到實處,為轄區人民群眾帶來“田間”最美的法治“楓”景。
河南省正陽縣人民法院 王樹恒
責任編輯:代廷偉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