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文明新風入萬家 移風易俗潤民心
摘要:“平輿縣身邊好人協會100多名會員以‘好人+志愿者’形式,圍繞移風易俗重點內容,常態化開展宣講、關愛老人等文明實踐活動100多場次,用百姓話帶動眾人踐行新風。”從文藝作品潤心到實踐活動促行,從榜樣引領到機制保障,平輿縣以移風易俗為切口,讓文明新風拂遍鄉土、浸潤民心。
記者 徐佳瑞 通訊員 郭玉平
嗩吶聲里少了鋪張的喧囂,紅綢花中多了簡樸的真情;靈堂前的攀比悄然退場,養老院里的歡笑日漸增多……日前,記者行走在平輿的鄉村街巷,移風易俗的新風正氣正浸潤著這片土地的每個角落。
近年來,平輿縣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決策部署,聚焦農村紅白事大操大辦、高額彩禮、厚葬薄養等問題,通過以宣傳引領播新風、文化文藝潤民心、文明實踐促轉變、文明培育引方向,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走深走實,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以宣傳引領播新風,讓文明新風有廣度
“村里大喇叭天天講、微信群常發,時間一長,大家都覺得鋪張浪費沒必要。”李屯鎮魏樓村李大爺說,“兒子結婚按村里標準辦,沒搞車隊游街、沒收高價彩禮,親戚鄰居都夸省錢,值得學。”
這樣的變化,源于平輿縣全方位的宣傳浸潤。線上融媒矩陣開專欄,高頻推送倡議書、公益廣告。線下通過政務宣傳欄、鄉村大喇叭、電子屏等,廣泛宣傳移風易俗內容,把文明理念送到群眾身邊。同時,結合清明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精心策劃系列主題活動。
清明期間,線上推出“清明追思文明祭掃”H5互動活動,吸引8萬余人次參與;線下組織各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開展清明祭英烈、文明倡導等活動100多場次,讓文明新風在節日里自然傳遞。
文化文藝潤民心,讓文明新風有溫度
光靠宣傳喊口號不夠,還得用群眾愛聽愛看的方式把道理講透——這正是平輿縣用文藝作品發力的初衷。
“以前覺得彩禮少了沒面子,看完這小品才明白,日子過好才叫體面。”萬金店鎮宋劉村文化廣場上,村民王秀蓮看完戲曲小品《天價彩禮》后笑著說。演員們用家鄉話,以幽默的表演,展現天價彩禮帶來的家庭壓力與糾紛,引得百余名村民共鳴,掌聲喝彩不斷。
這是平輿縣用文藝作品推動移風易俗的生動寫照。“群眾不愛聽大道理,就愛聽身邊事。我們組織10多名文藝骨干把村民的真實故事改編成作品,讓大家在笑聲中受教育。”縣文化館館長介紹,戲曲《好孫孫》中的劇情,就源自多個村莊的真實案例。演到動情處,臺下老人悄悄抹淚,有位大爺看完說:“這戲演的就是俺村的事,以后得好好孝順爹娘。”村里張大嫂看完戲,第二天就給婆婆買了新棉襖,說以后要多疼老人。
目前,《吵鬧親家》《天價彩禮》《好孫孫》等移風易俗類優秀作品已成為巡演“爆款”,在全縣19個鄉鎮巡演100多場。電影下鄉也成了宣傳“利器”,在放映前10分鐘播放移風易俗短視頻,開展“微宣講”,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移風易俗教育。
文明實踐促轉變,讓文明新風有力度
“以前村里辦紅白事,講究‘寧剩勿缺’,一桌菜能剩一半。現在志愿者上門宣傳抵制浪費,還有紅白理事會盯著,酒席上浪費少了,大家都覺得輕松。”萬冢鎮郭寺村村民王健民的話,道出了文明實踐推動移風易俗的實效。
為讓新風落地,平輿縣以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為依托,整合“我們的節日”“文明實踐+理論宣講”“文明實踐鄉村行”等載體,通過19個鄉鎮(街道)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推送“拒絕攀比、新事新辦”理念。春節寫春聯話節儉、端午包粽子傳孝善,節日活動里融入理性過節理念;百姓名嘴宣講隊用張大媽家彩禮降5萬元、李大爺簡辦喪事省3萬元等身邊事解讀政策;“文明實踐鄉村行”在集市村口設臺,發放3萬余份宣傳材料,讓新風從倡議變成行動、從要求化為認同。
文明培育引方向,讓文明新風有深度
“好媳婦陳惠,對公婆比親閨女還親。天天給癱瘓婆婆擦身喂飯,換誰都難做到。”辛店鄉韓坡村鄉村光榮榜前,村民圍著名單議論。“以前比彩禮、比排場,現在比上榜、比孝順。”該村黨支部書記韓參軍笑著說。
據了解,今年,平輿縣在各村(社區)開展鄉村光榮榜自評活動,經群眾自薦、村民互評、村“兩委”審核,評選出“好媳婦”“好婆婆”等先進典型700多人,讓群眾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平輿縣身邊好人協會100多名會員以‘好人+志愿者’形式,圍繞移風易俗重點內容,常態化開展宣講、關愛老人等文明實踐活動100多場次,用百姓話帶動眾人踐行新風。”協會會長越玉環說。
從文藝作品潤心到實踐活動促行,從榜樣引領到機制保障,平輿縣以移風易俗為切口,讓文明新風拂遍鄉土、浸潤民心。如今行走鄉間,婚車隊伍短了,養老院笑聲多了,墻上的光榮榜比彩禮賬單更亮眼——這股清新正氣,正為鄉村振興繪就更亮麗的文明底色。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