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欣:20多年投身公益不遺余力
摘要:此后的幾年,他每年都號召同事為孫紅捐款,直到她2023年畢業。4天后,他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從災區歸來,受到確山縣委宣傳部的高度評價。2021年7月,鄭州、新鄉汛災期間,劉永欣帶頭向紅十字會、商會、救援隊捐款15,700元。在劉永欣的影響下,確山永欣醫院員工紛紛慷慨解囊、伸出援手。
記者 郭建光
“劉叔,我考上了!成了一名教師。”不久前,剛為患者做完手術的“河南好人”劉永欣接到一個電話,對方是他資助多年的孫紅(化名)。孫紅研究生畢業后順利考入駐馬店市區一所重點中學,第一時間向多年幫助她的劉永欣報喜。
進鄉村獻愛心。
劉永欣出生于確山縣留莊鎮劉大橋村,是確山縣好人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確山永欣醫院主治醫師。劉永欣的父親早年因幫助鄰居打藥中毒而亡,撇下當時正在讀醫學院的劉永欣。這讓劉永欣立志做一名為民服務的好醫生。
成為一名醫生后,劉永欣心系患者,工作中為患者減免費用,還幫助一個個需要救助的家庭從困苦的泥沼中走向幸福的陽光大道。多年來,他幫助過的學生不計其數,一些學生讀完研究生后走上了工作崗位。
他熱心公益,甘肅地震、鄭州“7·20”抗洪一線,都留下他和隊友救人的感人畫面。他情系家鄉,為家鄉捐款捐物累計價值20余萬元,并慰問抗戰老兵、孤寡老人,整治人居環境,捐贈路燈等,受到當地群眾的稱贊。
自己淋過雨 總想為別人撐把傘
從畢業后成立診所到建立一家醫院,對于劉永欣來說,做醫生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力所能及地為患者減輕病痛,減少治療費用,為父老鄉親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
自己淋過雨,總想著為別人撐把傘。
劉永欣姊妹4個,他上面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年少時家中經濟十分困難,全家靠幾畝地生活。但在這種條件下,父母對他的學習仍抓得很緊。1994年,劉永欣考上焦作職工醫學院,學的是他一直向往的臨床醫學專業。但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后,一家人面面相覷——實在是拿不出學費和生活費。懂事的劉永欣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不愿意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因為他求學而愁眉不展。他悄悄找到同村的一個發小,瞞著家人到新鄭一家私人煤礦挖煤。
“第一次坐著運人的升降筐下到距離地面上百米的地下煤層,嚇得發抖。”劉永欣回憶說。因為是瞞著家人,當時他身上沒有分文。一天十幾個小時推著兩輪車運送煤炭,很多坑道只能彎腰前行。每天衣服濕了干、干了濕,他因此患上了風濕病和頸椎病。兩個月下來,他瘦脫了相,指甲縫里都是煤屑。當他拿著報酬回到家時,父母不禁痛哭。
在劉永欣上大二時,一名失去勞動能力的鄰居央求劉永欣的父親幫他家的3畝地打藥。劉永欣的父親之前已經連續兩天在自己家田地里打藥,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加上回家后沒清洗干凈,在第三天為鄰居家打完藥后口吐白沫,猝然倒地。眼睜睜看著父親因中毒死亡,這對于學醫的劉永欣來說宛如晴天霹靂。那段時間他茶不思飯不想,頭疼欲裂,幾次哭暈過去。
減免費用60余萬元 為患者撐起一片天
畢業后,劉永欣準備開一家診所。他的母親顫巍巍地從床下拿出一個裹了一層又一層布的包,鄭重地交給他,說里面是1000元錢,是他父親臨終前托付給她的,說這筆錢等兒子畢業后找工作用。那一刻,劉永欣淚水長流,并下定決心,自己有能力后一定幫助那些如父親一樣需要幫助的人。
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也是劉永欣兢兢業業從醫20多年的動力。“當遇到家庭條件困難的患者,我盡量減免費用。我常常想起和他們一樣的父親,更加能夠體諒基層群眾看病難的窘迫。”
2020年,劉永欣認識了一名前來治療痔瘡的男性患者。這名來自劉店鎮孫莊村的患者常年受痔瘡的折磨,痛苦不堪。經詢問,劉永欣得知對方沒有繳納農村醫保,需要自費手術,但因經濟困難想放棄手術。
于是,劉永欣去做患者的工作,了解到患者有一個名叫孫紅的女兒剛考上研究生。實地走訪后,劉永欣立即為患者做了手術。患者康復后外出打工,而他的女兒始終是劉永欣的牽掛。此后的幾年,他每年都號召同事為孫紅捐款,直到她2023年畢業。
不久前,劉永欣接到一個報喜電話,對方正是被他資助多年的孫紅。對方稱經過招考,自己順利進入市區一家初中,成了光榮的人民教師。
“聽到這喜訊后我和她的家人一樣開心。我要為她置辦生活用品,但這個堅強的女孩一再拒絕。”劉永欣說。
對于家中經濟困難的老年患者,確山永欣醫院減免費用,以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并為他們提供免費愛心早餐,自2017年以來,共救助376人次,減免費用66.3萬元。
20余年投身公益 好事做了一籮筐
2023年12月22日下午3時,由劉永欣帶隊的醫療隊一行5人從確山出發,前去支援甘肅地震災區。
之前,女護士長趙常雙率先請纓,要跟著劉永欣支援災區。同事趙紅貞一次次找到劉永欣,表示也要去支援,而她一年前才 因患乳腺癌動了手術。
醫療隊晝夜兼程,第二天上午11時趕到甘肅災區。到達目的地后,根據當地的安排,他們立即投入醫療應急救援,為受災群眾量血壓、開展心理咨詢等,共服務群眾100余人次。
地震災區位于青海與甘肅交界處,海拔高,余震不斷,加上缺氧,條件非常艱苦。醫護人員雖然每天吃泡面充饑,但沒有一個人有怨言。4天后,他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從災區歸來,受到確山縣委宣傳部的高度評價。
劉永欣心系老弱病殘,用實際行動踐行人間大愛。他的善舉潛移默化地影響帶動了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隊伍,大家一起做公益。他們成立了“益心衛民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奉獻愛心。作為志愿服務隊的帶頭人,劉永欣堅持每個周末帶領隊員進社區、進鄉村、進敬老院、進困難群眾家,為他們送去慰問品和溫暖,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他們為鄉鎮敬老院、居民小區、異地安置點內的老人免費義診、理發、唱戲,每年為老弱病殘者捐款、捐藥、捐物,并積極響應和參與政府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治理、鄉村振興工程,為確山縣普會寺鎮錢溝村、李新店鎮洛廟村、普會寺鎮普會寺村、瓦崗鎮蘆莊村、劉店鎮李樓村、留莊鎮劉大橋村、新安店鎮郭莊村等村的困難人群捐款、捐藥、捐物。
2016年起,劉永欣和隊員每年為李新店鎮孤兒劉芳捐獻教育資金1萬元,直至其2020年考上大學;2022年以來,每年為確山縣第二初級中學困難學生捐款1萬元;2023年為確山縣慈善總會捐贈“金秋助學”善款3000元;2024年捐贈“金秋助學”善款3000元。
每年中秋節、重陽節,劉永欣都帶隊慰問易地搬遷安置小區、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及聾啞學校的師生等。去年重陽節,他們與任店鎮孝心苑的老人們共度佳節,為老人們理發、唱歌唱戲、做心電圖等。他們還去朗陵街道趙莊社區姚樓村抗美援朝老兵劉文祿等人家中噓寒問暖。
2020年初疫情嚴重期間,劉永欣號召醫院員工向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捐款捐物,幫助困難家庭同心抗疫、共克時艱。他帶頭向紅十字會、商會捐款3.5萬元,向確山縣朗陵街道辦事處疫情卡點等抗疫一線人員和群眾捐獻方便面、牛奶、火腿腸等食品和口罩、醫用酒精等防疫物資,價值3萬元;疫情防控以來捐款捐物價值10多萬元。2021年7月,鄭州、新鄉汛災期間,劉永欣帶頭向紅十字會、商會、救援隊捐款15,700元。在劉永欣的影響下,確山永欣醫院員工紛紛慷慨解囊、伸出援手。
2023年4月,劉永欣拿出1.5萬元錢為家鄉修路。2024年6月,他又自掏腰包購買了一批價值1.5萬元的路燈,為老家劉大橋村安裝了路燈。2025年端午節,他為家鄉劉大橋村困難人群購置了被子、牛奶、火腿腸、粽子、礦泉水等物資50套,并免費送醫送藥,總價值3萬余元。
2024年2月18日,已有21年黨齡的劉永欣帶領“河南好人”吳雪五,愛心志愿者高佩、劉暢、薛鑫怡,奔赴貴州省遵義市遵義會議紀念館重走長征路,同時一路做公益。在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趙軍的帶領下,他們分別來到98歲抗戰老兵何武昌和93歲抗美援朝老戰士張賢武家中,為他們送去慰問品,并為他們體檢。
劉永欣積極為社會奉獻,贏得了群眾的好評、社會的認可,越來越多的人在他的影響下加入公益隊伍,公益的火苗如星星之火照亮了一個個需要幫助的人。
劉永欣先后榮獲2020年度確山縣抗擊疫情先進個人、2022年度確山縣紅十字捐贈工作先進個人、2023年度河南省紅十字會先進工作者、2024年度駐馬店市優秀志愿服務工作者、2024年度駐馬店市“身邊好人”先進個人稱號,2023年被評為“河南好人”。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