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漲價劫富濟貧論不靠譜
摘要: □李愛淹 “不能因為有些人喝不起水,就不提高水價。”7月16日,在一場“解讀水價問題”的小型論壇上,有專家語出驚人。北京大岳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認為,對真正喝不起水的人只要政府想點兒辦法就解決
□李愛淹
“不能因為有些人喝不起水,就不提高水價。”7月16日,在一場“解讀水價問題”的小型論壇上,有專家語出驚人。北京大岳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認為,對真正喝不起水的人只要政府想點兒辦法就解決了。而世界銀行的樊明遠認為:“低水價是資助高收入者,而不是資助低收入者。”他堅信,“中國的水價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7月17日《第一財經日報》)
專家就是專家,見解果然不同凡響。多收富人的水費再來補貼窮人,既能保證供水企業多收錢,又能促進公眾合理消費水資源。“劫富濟貧”,多好啊!專家們的高見在理論上或許是成立的,但是公眾輿論對此未必領情。不僅高收入者會罵娘,如果操作不慎,還會“誤傷窮人”。
水價上調以后,參照低保戶的做法補貼喝不起水的人,表面上看是個好建議,其實經不起推敲。因為水價大幅上漲,影響的不是少數低保戶,而是大多數人。這對于那些經濟不寬裕,又無法享受水價補貼的人尤其不公平。事實上,百姓不懂什么高深的經濟理論,他們需要的是不漲價的窮人經濟學,而不是補貼這塊畫餅。
水價低了,就會讓富人搭便車。按照專家的邏輯推算下去,到處都有便車,窮人能上,富人為何不能?那是否意味著供電、天然氣、交通、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行業都要大幅漲價,規避富人搭便車呢?在筆者看來,即使要劫富濟貧,也應該通過稅收杠桿來實現,沒有理由拿公共產品做文章。
從保護水資源的角度看,上調水價似乎無可厚非。但是水價是否非漲不可,或者說需要大幅調整呢?在我看來,專家應該冷靜分析原因,擺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引導供水企業內部挖掘潛力,消化漲價矛盾,而不是給劍拔弩張的水價上漲局面推波助瀾、火上澆油。
眾所周知,城市供水屬于具有天然壟斷屬性的公共服務行業,帶有一定的公共性。其首要目標并非贏利,不能簡單地以市場眼光來衡量水產品的價格,還應為消費者算細帳,考慮消費者的承受能力,讓公共產品價格與普通消費者收入接軌。何況,提升公共服務品質,還原公共產品公益本質,正在成為政府與社會的共識。盡管有消息說,經濟正在復蘇,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1%。但是金融危機的沖擊也給百姓生活帶來很大的壓力。未來經濟發展仍然充滿不可預知性,不少百姓的實際收入水平下降了。如是經濟大環境下,專家出來幫供水企業嚷嚷漲價顯得不合時宜。
再說,水產品到底該不該漲價,如何漲價,專家說了不算,供水成本核算與聽證都是不可或缺的程序。聽證主導者一方面要嚴格測算并公開供水成本,看看專家是否與供水企業一個鼻孔出氣,供水企業到底是“真虧”還是“哭窮”,讓消費者心中有一本明白賬。聽證程序及聽證結果,也應體現公平公正,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
城市供水以地域分界,全城獨此一家,別無分店。消費者根本沒有選擇余地。專家顯然不能用純市場眼光衡量公共產品供給問題,與供水企業保持高度一致的漲價思維,為供水企業漲價制造輿論空氣。而應該體現公共知識分子的責任擔當,樹立民生情懷,站在公共立場上說話。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