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須“斷奶”
摘要: □喜 中 今年清華大學錄取的新生中,有一名學生很特別。3年前,他作為應屆高中畢業生考進北大,因沉湎網絡游戲,成績單上“紅燈”高掛,在大二時被校方勸退。回家后,他刻苦復讀一年多,今年又以高分考入清
□喜 中
今年清華大學錄取的新生中,有一名學生很特別。3年前,他作為應屆高中畢業生考進北大,因沉湎網絡游戲,成績單上“紅燈”高掛,在大二時被校方勸退。回家后,他刻苦復讀一年多,今年又以高分考入清華。
這名學生的經歷也許屬“個別事件”,但其背后折射出一批大學新生的“生存狀態”:從小到大都是被老師、家長“壓”著讀書,目標就是考試、升學。考上大學后,忽然覺得目標沒有了,學習環境又非常寬松,便有些不知所措。再加上人生志向缺乏,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于是渾渾噩噩度日,有的深陷網絡游戲不能自拔。雖說被學校退學的是少數,但是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業成績徘徊在及格線附近,勉強過關。這些“差生”中,許多人以高分考入大學。
時下,高校陸續開學,一個問題值得家長和學校思考:這些18歲左右的“孩子”,該如何引導?高校報到日,7名家長護送一個孩子上學,隨行的還有10箱行李。家長扛行李、掛蚊帳,汗流浹背,孩子卻在一旁乘涼……18歲是成年人了,但許多大學生并未“精神斷奶”,仍需父母“扶上馬,送一程”。所以,比無微不至的呵護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入學后,家長還需關心他們的精神成長,幫助孩子尋找人生目標,進行學業和職業發展規劃。
高校也是如此。學生因自我放松過度而影響學業,甚至到了退學地步,對學生和他們的家庭都是很大的損失,甚至是沉重打擊。高校要給學生一定自由度,但需輔以有效指導,特別是對于大一新生,教師指導的分量要多些。當學生學會了想長遠、看未來,確立了新的人生目標,“循環”考大學之類的遺憾便不會發生。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