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銘案,悲情中的些許欣慰
摘要: □陸志堅 孫偉銘被控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上訴一案,9月8日上午在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孫偉銘被改判為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審判長認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成立,但其有真誠
□陸志堅
孫偉銘被控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上訴一案,9月8日上午在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孫偉銘被改判為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審判長認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成立,但其有真誠悔過表現,終審判決無期徒刑。判決宣判后,孫偉銘當庭大哭(9月8日新華網)。
引人關注的孫偉銘“醉駕死刑案”終于塵埃落地。這一首例醉駕致人死亡案走進司法程序,應該說是法治走向完善與成熟的標志,而終審判決結果也體現了嚴懲與人性的雙重結合。從這種意義上說,孫偉銘的哭,應是感謝與懺悔的情感交織。
可以說,造成4人死亡、1人重傷的交通慘案,既使判決孫偉銘4次死刑也不為過。一次不遵守交通規則的酒駕,使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從此蒙上痛苦的陰影。相信,此案的最終判決,會讓孫偉銘好好地面壁思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酒駕就是對他人生命權的無情剝奪。
酒后駕車,被稱之為“馬路殺手”,這是時下不可回避的一道現實問題。特別是隨著私家車的增多,駕照考取中的弄虛作假,一些駕技差、交通規則意識淡薄者屢屢肇事,已嚴重威脅了公眾的生命安全。因而,從法律層面上筑起一道安全屏障,嚴懲酒駕和醉駕者,這已是法治的要義所在。
事實上,圍繞孫偉銘案的最終法律量刑,法律專家、學者、媒體及網友進行了激烈的爭論。爭論的焦點是“拿錢買命”還是量刑過重、是交通肇事還是危害公共安全等。正是這種愈辨愈明的量刑交鋒,促使司法機關將一起死刑案件改為了公眾普遍能接受的無期徒刑。無疑,司法中的這一變化,彰顯了司法服務于民、尊重于民的理念,既嚴懲了肇事者,又尊重了民意,確保了司法公正。
據悉,在孫偉銘案終審判決后,最高院還將出臺相關司法解釋,規范對類似危險駕駛行為引發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如此,孫偉銘案能夠一定程度地推動法律的完善與進步,這應是此案悲情中的些許欣慰。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