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中國的去留懸疑
摘要: □劉洪波 谷歌官方博客昨日表示考慮關閉“谷歌中國”。國內媒體看到這個消息,沒有震驚,只有悵然。沒有震驚,因為這個消息稍早已有傳言,谷歌官方博客給了一個證實而已。盡管現在谷歌中國命運未定,但關閉
□劉洪波
谷歌官方博客昨日表示考慮關閉“谷歌中國”。
國內媒體看到這個消息,沒有震驚,只有悵然。沒有震驚,因為這個消息稍早已有傳言,谷歌官方博客給了一個證實而已。盡管現在谷歌中國命運未定,但關閉的可能已經切實存在,我無法想象沒有谷歌的網絡生活會是怎樣。
當然,我們還有百度可用,而且谷歌中國(Google.cn)在中國市場份額一直未能勝過百度。但哪怕僅僅從維持正常市場競爭的角度來說,谷歌中國也是應該存在的。
其實,就算谷歌中國的市場份額再小,又有什么關系呢?如果僅僅是搜索引擎市場需要競爭者,沒有了谷歌中國,中國必然會有新的網絡搜索服務商取代其市場地位。但世界最大互聯網服務商撤出中國,會對中國的互聯網產生怎樣的影響?
MSN也好,谷歌也好,不只是一種服務,也是一種文化,代表著很多人的網絡生活,構建了很多人的網絡概念。它們在中國的存在,不只是為中國的相關公司提供競爭對手,作為重要的網絡品牌,它表明中國網絡與世界仍然聯接著。如果谷歌撤出成真,國際著名的互聯網服務商就只有MSN一家在中國本土提供服務了。
谷歌中國的去留懸疑,是一個可以從兩方面來解析的事情。一方面,是一定意義上具有現代生活指標意義的商品或者服務在一個地方是否存在,往往會被用于評價一個地方的開放水平。例如,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時,人們對可口可樂進入中國的歷程津津樂道。
另一方面,是超大型跨國企業所擁有的談判地位和“意義指數”對一個國家所形成的反向壓力,這種資本勢力經常是西方左派的抨擊對象。
如果谷歌撤出中國,這會是谷歌在商業上的一個挫折,對中國互聯網發展來說,也是一個挫折。這不僅是資本的撤出,也是品牌的撤出、文化的撤出,不僅會影響到人們的網絡使用,長遠地看,也會使人們疏離于國際互聯網的主流。
網絡已經成為一種人類的基本生活,這無須論證。互聯網仍在高速發展,新的服務在不斷出現。搜索引擎Google已是十多年前的傳奇,近年來,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互聯網新傳奇在誕生,這些新的“國際社區”我們幾乎都無法直接訪問。當然,這些服務都有“替代品”,只是,這種與主流隔絕的“替代性滿足”在網絡時代顯然有些滑稽和“山寨”。怎樣接駁互聯網,融入網絡時代,“與國際接軌”,真的是一個問題。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