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邊的危險不能嘴邊過
摘要: 胡殿文 如何管好百姓一頓飯,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早些年筆者就寫過一篇叫《學點化學很重要》的文章,文章說過,人要吃飯,不吃就活不下去。食物是保障人類生存的基礎,可人人皆知病從口入,口入為何物
胡殿文
如何管好百姓一頓飯,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早些年筆者就寫過一篇叫《學點化學很重要》的文章,文章說過,人要吃飯,不吃就活不下去。食物是保障人類生存的基礎,可人人皆知病從口入,口入為何物?不潔之物,有毒之物也。繼三鹿奶粉、吊白塊之后,肉蛋奶抗生素殘留、毒韭菜、染色豆、地溝油,這些來自嘴邊的危險將人們的眼光再一次聚集到食品安全問題上來。
今年4月份,青島市的部分醫院陸續接到一些食用韭菜后中毒的市民,他們都是食用韭菜后出現頭疼、惡心、腹瀉等癥狀,經醫院檢查屬于有機磷中毒,也就是說韭菜上的殘余農藥嚴重超標導致中毒。用水、化學制劑和顏料就能將干雪豆染成“豌豆”,將干黃豆染成“青豆”。衡陽市農業執法部門發現“染色豆”,是“碰巧發現”的,“染色豆”賣了3年后才被“碰巧發現”,顯示食品監管機制尚待完善。據了解,目前我國很多地方的食品監管仍是“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九龍治水”的工作格局造成職能交叉、重疊問題長期存在。食品安全檢測也被過度市場化,變相成為一些部門的創收渠道。再者,中國人1年吃掉300萬噸地溝油這一說法再次撥動了公眾的神經,引起極大憤慨。一口大鐵鍋,一把大勺子,幾個臟油桶,晝伏夜出的“油耗子”竟能躲過城管、公安、工商、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圍堵,堂而皇之地將地溝油擺上餐桌,人們憤慨之余不免心生疑慮——地溝油為何屢禁不絕?
嘴邊的危險當然得有人管,不然的話,嘴邊的危險只是說說,沒人管,或者是天橋的把式——只說不練,那樣也是沒有出路的,人民群眾是不滿意、不答應的。如何讓群眾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無疑是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的監管天職。
持續穩定地消弭監管縫隙是當務之急。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人們的意見不約而同地集中在理順體制、突出監管等方面,說明監管是當前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軟肋”。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涉及國家質檢總局、工商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農業部、衛生部等,這種“十個婆婆管百姓一頓飯”的監管體制,導致各部門責任不清、監管交叉和監管空白并存、檢測資源分散。當然,改進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模式,需要進一步理順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推行食品安全“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監控,形成“以一個監管部門為主、其他部門履行相關職責并加強相互配合”的監管模式。目前,我國市場銷售的農產品達1000多種,已有的產品標準不足200個,特別是農藥殘留、獸藥殘留和食品添加劑的安全限量標準更是嚴重缺乏。正是這些安全標準上的盲區,導致某些含有有害物質的食品能夠蒙混過關。
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事關國計民生的戰略性問題,加強監管,建立管理體系,探索一條可行性的安全管理模式是必由之路。要樹立“不能讓嘴邊的危險嘴邊過”的觀念,增強食品安全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各地各部門就要有一股韌勁,必須抓反復、反復抓,一抓到底,真正把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說千道萬,不如實干。只有從大局出發,瞄準目標不松勁,充分發揮各地各部門的組織協調功能,齊抓共管、齊頭并進、齊心協力,努力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