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1.8萬美元”的財富安全感在哪
摘要: □劉晶瑤 日前,瑞士瑞信銀行發布了一份報告,指出中國的成年人人均財富值,從2000年的6000美元增至2010年的1.8萬美元,而2010年全球人均財富為4.38萬美元。報告稱,中國財富總值增加到現在的約16.5萬億美元,
□劉晶瑤
日前,瑞士瑞信銀行發布了一份報告,指出中國的成年人人均財富值,從2000年的6000美元增至2010年的1.8萬美元,而2010年全球人均財富為4.38萬美元。報告稱,中國財富總值增加到現在的約16.5萬億美元,已成為全球新興財富階層的主力。(11月29日中國經濟網)
這份報告中指出,位于財富金字塔中間的人大約60%來自亞太地區,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國。這些人會獲得一種“財富安全感”,將使他們變成全球的新興消費者。
按照其中的統計數字,1.8萬美元的人均財富成為象征著中國人走向富裕之路的標簽。然而,網友對這種給自己臉上貼金的做法似乎并不認同。不少人跟帖調侃──“莫名其妙被富有”、“不好意思,我又拖國家的后腿了”、“這個報告里肯定沒統計我”等。
瑞信銀行的這份報告中,將中國稱為“繁榮的龍”。然而,數字的繁榮掩蓋不住實際存在的眾多問題。且不說,除卻一些官員的灰色收入、富二代們累積的巨額財富和為數不少暴發戶靠高強度低工資榨取的工人剩余價值,剩下的普通國人的人均財富到底能有多少?就算真的擁有1.8萬美元財富的人,能否高枕無憂地擁有“財富安全感”,成為新興消費者呢?
擺在人們和幸福生活之間最大的阻隔,莫過于房子了。面對北京高得離譜的房價,網友計算過,想在北京買套100平方米總價300萬的房,社會階層所付出的代價:農民種3畝地,每畝純收入400元,要從唐朝開始至今(還不能有災年)才能買得起;工人每月工資1500元,需要從鴉片戰爭那年上班至今(雙休日不能休息)才能買得起;白領按年薪6萬元計算,需要從1960年上班至今(不吃不喝并且不過法定假日)才能買得起……
而即使在北京擁有一套房產的人也不能說就高枕無憂。今年初以來不斷高企的物價,使得不少人面對通脹紛紛顯得有點吃不消。本就微不足道的財富在通脹面前更是嚴重縮水,而各種公共服務的輪番漲價,擇校費、高額醫療費、“蒜你狠”、“豆你玩”乃至于白菜都漲價的現實讓不少人感覺到生活壓力備增。諸多普通家庭紛紛精打細算,念起了省錢經。
“人均財富”、“幸福指數”這種東西一推出,往往會遭到各種言論的質疑。歸根結底,這些數字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感受有一定的差距,老百姓無法從這些數字中找到幸福生活的安全感。
讓物價再“親民”一些,讓收入分配再合理一些,讓百姓勞有所得、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這些紙面上的數字才不會失真,才容易被認可,百姓才有真正的“財富安全感”。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