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生產必須正視環境約束
摘要: 新華社記者 陳健渤海灣采油井漏油、云南曲靖一化工廠非法傾倒有毒工業廢料鉻渣、黑龍江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在居民區附近違規排污……近來發生的一系列環境污染事件提醒我們,企業生產中的環境安全問
新華社記者 陳健
渤海灣采油井漏油、云南曲靖一化工廠非法傾倒有毒工業廢料鉻渣、黑龍江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在居民區附近違規排污……近來發生的一系列環境污染事件提醒我們,企業生產中的環境安全問題到了該認真對待的時候了。
環境安全與民生息息相關,水體、空氣等受到污染,必然影響居民生活,損害居民健康。隨著公眾環境意識增強和信息傳播技術發展,任何規模較大的環境污染事件都無法逃避社會的監督,企業若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放棄社會責任,生產過程中污染環境,必然受到公共輿論的譴責和監管部門依法懲處。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因超標排放污染,最近被環保部門罰款123萬元。
近來發生的環境污染事件,原因及表現形式各不相同,但無論是海上采油涉及的環保技術問題還是歷史形成的制藥企業廠址問題,都不能完全歸結于客觀。生產技術如果無法保證環境安全,便應該延緩生產;歷史形成的廠址與居民區過近甚至被居民區包圍,完全可以遷移。哈藥集團制藥總廠超標排放污染環境事件,促使當地加速新廠區項目簽約,并確保年內開工建設,這說明只要思想上重視環境保護,辦法總會有。
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根子是對發展速度與質量的關系認識不清,偏重“快”而輕視“好”。接連發生的環境污染事件以及相關企業對待公共輿論的態度、善后處理情況等,無不說明了這一點。
值得注意的是,認識存在問題的不只是部分企業,一些地方的監管部門乃至當地政府領導同樣有重發展生產、輕環境保護問題。除了對環境污染事件反應遲鈍、查處不力等事后問題,一些地方引進項目時有意無意地放寬對環保的要求,引進國家明令禁止的污染嚴重、生產工藝落后的項目,不加選擇地承接其他地區淘汰下來的項目,使當地環境風險陡增。
一切發展的根本目的都是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是發展必須堅持的核心理念。頻發的環境污染事件說明,中央關于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發展要求,至今仍未引起足夠重視。“7·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新華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