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微博:“喧嘩”與“賣萌”何時休
摘要: 時下,微博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發表意見的主要渠道,其時效性、多樣性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微博在傳播資訊、推進社會公平正義方面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但對于某些旨在混淆視聽、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的
時下,微博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發表意見的主要渠道,其時效性、多樣性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微博在傳播資訊、推進社會公平正義方面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但對于某些旨在混淆視聽、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的組織和個人,微博也成了他們前臺表演、推波助瀾的舞臺。
正因為如此,明規則以利導就成了微博運營者的當務之急,而謹言行以自律則當為每位博主應有之責。在這方面,新浪微博作出了很多努力,發布了由網友共同參與制訂建立的社區公約,并成立由網友和專家組成的社區管理委員會。如果博主對自己所受到的處罰不滿,完全可以按照相應的程序,提出申訴即可,完全不必小題大做。
隨著微博的壯大,如今洋微博越來越多,其中最活躍的當數美國旗下諸領事館。他們熱衷于針對中國內部事務說東道西,且不說這是否符合維也納外交公約對使館職責的規定,我們有理由疑問:居于一隅的領事館對駐在國的事務隨意發表評論乃至輕佻的調侃,究竟是何居心?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美國另一個官辦組織“美國之音”。眾所周知,它是冷戰年代美國重要的輿論武器,因充斥大量虛假片面、煽動性宣傳而被列于西方主流媒體之外。2011年,美國之音結束了漢語廣播,這是美國政府因應互聯網時代的變化調整其內部政治宣傳資源結構的重要之舉。美國國務卿希拉里2011年明確提出,將互聯網作為其價值觀輸出的主要平臺。《紐約時報》指出,奧巴馬政府已經把社交網絡視為“外交箭袋中的一支新箭”。
互聯網的發展,微博的興起,為我們每個人暢所欲言提供了便利條件。當我們討論國家發展、改革、民生、社會等各種問題時,絕大多數人都是抱著“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態度,希望國富民強,社會安定。在這一過程中,也實實在在地推動著國家社會一點一滴的進步。然而,當看到領事館們氣定神閑地討論中國話題時,我們不禁要問:他們會像我們一樣感同身受嗎?他們真有興趣關心我們的切身利益嗎?他們的微博是業余愛好,還是工作需要?我想,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美國外交機構將微博作為維護其國家利益,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重要陣地。而無數歷史事實表明,所謂“自由”、“民主”,不過是美國維護和獲取國家利益的工具,如果有人把主權與尊嚴、自由和幸福寄托在美國身上,未免幼稚可笑。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中國在線)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