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農藥殘留排行榜” 專家稱殘留確實存差異
摘要: 網傳“農藥殘留排行榜”可信嗎? 沈陽農業大學教授:農藥殘留情況相當復雜,排行榜可信性有待商榷 堿水浸泡法儲存法加熱法浸泡水洗法去皮法 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隨著溫度升高分解加快,對芹菜、菠
網傳“農藥殘留排行榜”可信嗎?
沈陽農業大學教授:農藥殘留情況相當復雜,排行榜可信性有待商榷
堿水浸泡法儲存法加熱法浸泡水洗法去皮法 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隨著溫度升高分解加快,對芹菜、菠菜、小白菜、豆角等蔬菜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將蔬菜在沸水中煮2至5分鐘,然后用清水沖洗。 農藥會緩慢地分解為對人體無害的物質,對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存放一定時間以減少農藥殘留量,一般存放15天以上。 有機磷殺蟲劑在堿性條件下會迅速分解。
從“爆炸西瓜”到“大米添加劑”,最近街頭巷尾關于食品安全的熱論聲四起。網上最新又開始流傳所謂“蔬菜農藥殘留量大排行”,榜上詳細記錄了各種蔬菜水果的殘留農藥含量情況,看來令人不禁咂舌。不少讀者來電詢問:這個排行榜可信嗎?5月25日,記者就果蔬農藥殘留排行榜的真實性,采訪了沈陽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和植物保護學院的兩位教授。得到的結論是:該排行榜的可信性有待商榷。
園藝專家:
果蔬農藥殘留差異確實存在
這個網上十分流行的果蔬農藥殘留排行榜是由美國FoodNews網站公布的,上面由少到多把各個種類果蔬的農藥殘留情況做了一個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洋蔥,其農藥殘留最少。而甜玉米、菠菜、西瓜等果蔬分別排在前列。在所統計的果蔬種類中,芹菜、桃子、草莓、蘋果等被排在了最后,也就是說,這幾類果蔬的農藥殘留最高。
那么,果蔬間農藥殘留量真的就存在差異嗎?據沈陽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的齊紅巖教授介紹,在使用同樣分量的農藥時,比較不同種類果蔬的農藥殘留狀況,應該是有所不同的。“像葉菜類蔬菜的農藥殘留就有可能多于根菜類,因為噴施農藥時多半會直接打到植物的葉片上;另外葉菜類,像生菜、小白菜、菠菜等,都是整個植物都將被食用,而洋蔥和部分水果類只使用果實或根部,所以它們農藥的殘留量肯定有差異。”
據園藝學院齊紅巖老師介紹,影響蔬菜水果農藥殘留量最主要的因素是打藥的時機,“一般作物都可以通過新陳代謝作用對噴施的農藥進行降解,如果在采收的前一天噴藥,采下來的果蔬農藥殘留量一定會很高,而要是采收前10天打的藥,到采收時就沒有那么大的農藥殘留了。”
農藥專家:
農藥殘留多少情況復雜,不宜做比較
據紀明山教授介紹,像這樣的排行榜基本沒有什么可信性。“不同種類的植物所使用的農藥種類是不相同的,就算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生長季節所用的農藥的種類和量也是不一樣的,所以這樣的排行可以說是片面的。”
農藥一般分為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殺鼠劑等類型。現在一般又將殺螨劑和殺線蟲劑單獨分出來了。“如此繁雜的農藥種類在一張排行榜上是不可能體現出來的。”紀教授告訴記者。
對于采收方式的影響,紀教授告訴記者,像白菜、蘿卜、甘藍等一次性采收的蔬菜農藥殘留要相對少一些,而像番茄、黃瓜、辣椒這樣的連續采收的殘留量將比較大,“原因在于連續采收的果蔬,在采收期將要多次噴施農藥,以黃瓜為例,在采收期每過兩天就將噴施一次農藥,如果不這樣就無法保證采收質量,所以農藥殘留量高是必然的。”
殘留農藥中
殺蟲劑危害最大
那么多種的農藥都對人體有很大傷害嗎,答案是不完全,“是藥三分毒,我們吃的藥劑也都不同程度的對人體有損害,但是有些損害可以忽略不計。在農藥中對人體傷害最大的還是殺蟲劑。”齊紅巖教授告訴記者。
據介紹,殺蟲劑主要作用于蟲害,“昆蟲和人類雖然在基因上相差很遠,但在某些新陳代謝的方式上有相同之處,所以殺蟲劑既然能殺蟲,對人就一定有作用,相比之下,殺菌劑和生長調節劑,比方膨大劑類的,對人體的作用就少多了。”齊教授表示。
去除農藥殘留
最好方法是儲存
在“什么方式是去除農藥殘留的最好方式”這一問題上,兩位教授的看法是一致的:“買回家的菜最好是放段時間再食用,原因是植物自身的新陳代謝會不停地降解農藥,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放到冰箱里。”齊紅巖教授告訴記者。
如果沒有條件儲存,浸泡洗滌和加熱焯水也可以去除農藥殘留,“原則就是,能放就放;能熟吃的就不吃生的;能扒皮吃的就不帶皮吃;能吃時令蔬菜就不吃反季蔬菜。”紀教授表示。
據介紹,大部分的農藥都會因加熱而降解,而且農藥一般都集中在果蔬的表面。“農藥一般都不溶于水,洗滌時光浸泡是不夠的,有條件的話用一些果蔬洗潔精,這樣就可以使大部分殘留農藥都留在水中。但是一定要注意把果蔬沖干凈,因為洗潔精殘留也會對人體造成損害。”齊紅巖教授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