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言盡快推行個稅稅制改革 稱起征點不宜再提高
摘要: 付業興繪(人民圖片) 【核心閱讀】 實踐中除法定的減除費用外,‘三險一金’已經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了,按照3000元的減除費用標準計算,再加上‘三險一金’的扣除,實際扣除額為
付業興繪(人民圖片)
【核心閱讀】
實踐中除法定的減除費用外,‘三險一金’已經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了,按照3000元的減除費用標準計算,再加上‘三險一金’的扣除,實際扣除額為3896元。從全國范圍看,這一標準已經很高。
減除費用標準無論提高到多少,也不能滿足不同居民的差別化需求。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稅制,可以照顧到納稅人的不同負擔情況,而提高減除費用標準,會對推行這一改革造成阻力。
5月10日上午,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聯合召開座談會,聽取部分專家對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見。10位專家在會上發表了意見,1位專家提交了書面意見。
多數專家認為,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不宜再提高
多數專家提出,科學、合理的減除費用標準應當與有關經濟指標具有一定的比例關系。草案關于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為3000元的規定已經超出了合理比例,不宜再提高。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朱青提出,發達國家減除費用標準相當于居民月平均工資的24%至40%左右,而按照草案的規定,我國的減除費用標準相當于月工資(約2800元)的100%,遠高于發達國家的水平。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孫鋼提出,減除費用標準應當與物價指數掛鉤,從2008年到現在,我國的物價水平上漲了10%至15%,據此計算減除費用標準應提高到2200元左右,草案的規定已經高于這一水平。
燕京華僑大學華生提出,目前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個人所得稅是唯一調節居民收入分配的稅種,個稅收入不應減少,而應增加。發達國家的減除費用標準一般為人均國民收入的10%左右,發展中國家的比例高一些,但絕不會超過人均國民收入,而3000元的減除費用標準已經超過這一比例(按年人均國民收入4000美元計算)。減除費用標準的提高對大多數低收入者沒有任何益處,反而使其收入相對下降,進一步擴大了收入差距。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劉佐提出,實踐中除法定的減除費用外,“三險一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已經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了,按照3000元的減除費用標準計算,再加上“三險一金”的扣除,實際扣除額為3896元,相當于上海市2010年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水平。從全國范圍看,這一標準已經很高。
孫鋼、朱青提出,雖然網上要求提高減除費用標準的呼聲很高,但應理性看待、科學分析。同時,要求提高到5000元、8000元甚至更高,都沒有相應的數據支撐。
少數專家提出,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還可適當提高。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李稻葵建議,根據不同地區的生活成本,分別適用5000、4000、3000元的減除費用標準。朱青提出,雖然從科學角度講減除費用標準不宜再提高了,但考慮到網上要求提高減除費用的呼聲很高,也可適當提高到3300元左右。
專家建議,推動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稅制改革
一些專家提出,一味提高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不利于個人所得稅稅制改革。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高培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朱大旗提出,不同地區、不同家庭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各不相同,減除費用標準無論提高到多少,也不能滿足不同居民的差別化需求。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稅制,可以照顧到納稅人的不同負擔情況,而提高減除費用標準,會對推行這一改革造成阻力。從“九五”計劃到“十二五”規劃,都提出要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稅制,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改應當在這一框架下進行,建議有關部門應盡快推行個人所得稅稅制改革,不能以條件不具備為由而光說不做。
高培勇、朱青提出,增加直接稅在稅制結構中的比重,是稅制改革的方向之一,一味提高減除費用標準,減少個人所得稅在稅收總收入中的比例,不符合改革方向。
北京大學法學院劉劍文提出,發達國家個人所得稅在稅收收入中所占比重很大,而我國目前只占到6%左右,比例很低,減除費用標準不能再提高了。把焦點都集中在減除費用標準上,不利于推動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稅制改革。
華生提出,這次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改,不應在減除費用標準上做文章,而應通過適當擴大減免稅范圍,增加與民生相關的特殊減免稅項目,如撫養人口、房貸支出、教育支出等,達到減稅的目的。
李稻葵建議,選取合適的城市開展合并各類收入和考慮實際家庭負擔的稅制改革試點,允許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所得稅申報,以身份證為識別標記申報撫養人口。
一些專家建議對工薪所得稅稅率結構再作一些調整。
孫鋼、劉劍文建議將適用10%稅率的月應納稅所得額修改為1500元至5000元,孫鋼建議將適用20%稅率的月應納稅所得額修改為5000元至10000元。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湯貢亮建議,擴大10%、5%兩級稅率的適用范圍。劉劍文建議將最高稅率由45%降為40%;李稻葵建議降為35%,并逐步降低到25%。(記者 廖文根)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