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為何連續走強?
摘要: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不斷攀升,是近期備受關注的焦點。上周,這個數字再度被改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小幅震蕩,并于上周三個交易日相繼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更是引發廣泛關注?!?/p>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不斷攀升,是近期備受關注的焦點。上周,這個數字再度被改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小幅震蕩,并于上周三個交易日相繼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更是引發廣泛關注。
上周有三個交易日走高
從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看,上周的五個交易日中有三個交易日走高,兩個交易日回落,周波幅為52個基點。
上周一,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在前周五6.5668的基礎上小幅走高36個基點至6.5632,隨后于上周二繼續走高40個基點,突破6.56關口至6.5592,連續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
隨后,隨著歐元區債務危機再生波折,歐元回落推升美元,上周三及周四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回落33個基點,至6.5625。不過,上周五又再度走高45個基點,至6.558,再度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
而到28日,這一數字又發生變化,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2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618,較前一交易日小幅回落。
屢創新高原因何在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海外市場美元走勢是近期主導人民幣匯率的主要因素。上周初,受升息預期推動,歐元走勢強勁,并帶動美元走弱。受此影響,美元指數持續走軟,也推高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對歐元卻是貶值的。所以,實際上是美元在貶值,而不是人民幣升值。
談及美元貶值的原因,聶日明分析,一方面是美國國內地方財政危機的陰影造成經濟疲軟,另一方面是國際環境因素,包括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漲高,西北非局勢和日本大地震。特別是油價的上漲,由于美元與石油存在負相關關系,導致美元貶值。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則表示,近來一段時間,事態的發展顯示美元作避風港和安全島的功能削弱了很多,中國經濟穩定性較強的優勢則日益體現,兩相比較,其結果就表現在匯率上了。
此外,近期中國外貿走勢也被認為是此次人民幣匯率創新高的原因之一。今年前兩個月中國進出口出現了逆差,其中2月份當月逆差73.1億美元。分析人士認為,這種逆差預期也使得近期市場購匯量大增,如果這種勢頭持續,人民幣升值或將承壓。
下一步會呈何種走勢
談及下一步的發展趨勢,記者接觸到的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人民幣將有望成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而從長期來看,人民幣繼續升值,也將是可見的趨勢。不過,他們也都強調,人民幣的升值將是漸進的,并將遵循漸進可控的原則。
事實上,自2010年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小幅升值,雙向浮動特征就漸趨明顯,匯率彈性明顯增強。以中間價為計,2010年6月19日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已達4%。
在梅新育看來,今年年內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盡管我國順差總量減少,但不等于對美歐順差減少,減輕不了相關政治壓力;此外,市場參與者的投機心態,也會給人民幣匯率帶來影響。
此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也曾表示,未來三年美元大幅度貶值難以避免。
聶日明則表示,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會一直持續,但不會太快。一方面,美元不太會繼續貶值。“因為美國經濟復蘇較好。去年GDP增速是2.8%,今年估計會超過3%或者更高。美國以前存在‘有復蘇無就業’的現象,現在無就業的情況也在變。此外,居民消費、企業利潤都有所增長。”同時,影響此次美元貶值的因素不是很重要。發生戰爭的西北非產油量占世界產油量的份額比較小,除非沙特等產油大國也出現動蕩,才有可能出現美元急劇貶值、人民幣急劇升值的情況。
外匯環境的變化,也對我國的外匯管理政策提出了挑戰。對此,聶日明建議說,應該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和資本賬戶開放。央行應該選擇盯住一籃子貨幣,并采取階梯性爬行的匯率機制。“現在形成的共識是,對匯率進行有管理的浮動,擴大浮動區間,這也是央行的態度。”他說。
此外,他還表示,匯率受利率制約,必須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步伐,培育利率與匯率的聯動機制。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