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私吞"200件快遞追蹤:快遞公司今天開始理賠
摘要: 最近一段時間,龍海市一些市民反映:通過申通快遞寄到龍海,2月16日、2月17日應到的快遞件,沒有收到,物流狀態卻顯示“已簽收”,導報記者經過調查得知,是申通快遞龍海分公司員工許某強私自帶走
最近一段時間,龍海市一些市民反映:通過申通快遞寄到龍海,2月16日、2月17日應到的快遞件,沒有收到,物流狀態卻顯示“已簽收”,導報記者經過調查得知,是申通快遞龍海分公司員工許某強私自帶走這兩天的快遞件,數量達一兩百件。
昨日,申通快遞龍海分公司回應稱,從今天開始將著手進行理賠工作。
事件進展:公司今天開始理賠
本報報道該事件后,引起了很多讀者的關注,昨日申通快遞龍海分公司的客服人員回應導報記者稱,昨日是給員工許某強歸還快遞件的最后期限,但是許某強并沒有送回快遞件。從今天開始,該公司將對2月16日、2月17日兩天被許某強帶走的快遞件著手進行理賠工作,“我們將會一個一個聯系,核實東西、單號、價錢等信息,再進行賠償”。
而昨日,其中一位受害者致電本報時則表示,因為這些快遞有的涉及個人隱私或者秘密,并不希望被別人拆開,還是希望公司能夠早日找回快遞件,歸還給消費者。“比如一些文件之類的,也不好說具體的價錢。”她說。
拷問行業:不到兩個月快遞行業16起投訴
昨日上午,導報記者從漳州市工商局12315投訴臺了解到,今年1月份以來,全市總共接到快遞方面的投訴16起。此前,漳州當地媒體也曾報道,近年來郵遞服務投訴呈上升趨勢,漳州市消委會還發布了消費警示。
據12315投訴臺工作人員介紹,消費者對快遞公司的申訴投訴熱點主要集中在送貨不準時、派送員態度惡劣、快遞件不按承諾送達上門、讓消費者先簽名再驗貨、郵寄物品中途損壞丟失等等。
導報記者了解到,去年1-10月,申通快遞公司的投訴量較大,漳州市工商部門還曾經約談了申通快遞的經理。但同時,工商部門工作人員認為該行業由于員工流動性大、責任心不強等,也有其難處。
部門提醒:選擇規范的快遞公司
隨著經濟的發展,漳州地區對快遞業務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據業內人士估計,目前漳州地區有數十家快遞公司,這些快遞公司的服務質量也參差不齊,甚至有的快遞公司僅有幾個業務員。
龍海市工商局12315投訴臺提醒消費者,郵寄物品時最好選擇較為規范、網絡健全的快遞公司,同時如果是重要、貴重的物品,最好選擇保價。“萬一出現問題,可以比較順利獲得賠償。”工作人員說,消費者接到快遞時最好“先驗貨、再簽收”。
而同時工商部門、市民也呼吁,快遞行業自身必須加強規范與自律,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
律師說法
監管部門應加強監管
對于申通快遞龍海分公司員工私自帶走快遞件一事,福建信海律師事務所林敏輝律師認為,消費者可以要求公司賠償,賠償不成的話,可以起訴該公司。
“目前快遞行業出現比較多的損壞、丟失等投訴,應該分情況,如果快遞公司在運輸過程中,自然產生的不是故意造成的損壞、丟失,應該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賠償;如果快遞公司存在主觀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損壞、丟失,消費者有權要求全額賠償。”林敏輝說。
林敏輝說,而目前快遞行業的法律法規對快遞公司的成立、服務等要求不是非常嚴格,監管部門應該加強監管,同時也應該提高快遞公司的準入條件,促進行業規范。(記者 蘇演卿)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