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商業結合也能呈現出別樣的魅力--訪著名詩人俞心樵
摘要: [導語]年少成名的俞心樵被人稱作當代著名詩人、思想家。2013年俞心樵榮獲《新周刊》新銳榜“2013年度藝術家”,他的詩選《俞心樵詩選》也榮獲魯迅文學獎年度
[導語]年少成名的俞心樵被人稱作當代著名詩人、思想家。2013年俞心樵榮獲《新周刊》新銳榜“2013年度藝術家”,他的詩選《俞心樵詩選》也榮獲魯迅文學獎年度提名。2014年《中國好歌曲》莫西子詩的出現,讓俞心樵著實又火了一把。許多人認出來,“要死一定死在你手里”這樣霸氣、堅毅的詩句來自當代詩人俞心樵的詩句。針對當代詩歌的走向和當下文化藝術的面貌,新華文化對詩人俞心樵進行了專訪。(李崢)
新華文化:您怎樣定義詩歌?
俞心樵:詩歌是不能被定義的。我們通常意義上的討論,比如說語言文字上呈現出一定的詩意詩性的都可以成為詩。事實上,詩歌很難被一種框架給框起來。新華文化:那么,什么樣的人算是詩人呢?俞心樵:我認為,真正的詩人應該是表達自由、慰藉靈魂的。詩人,往往更能接近生命的本真。從廣義上來說,一個人如果生活得敏感、自由并且鮮活,那么此人就該被稱為是詩人。但是這樣泛泛而談往往失去了意義。事實上,詩人還應該是行家里手、專業出版機構進行甄選過的、在語言文字上表達出來一定哲思的人,才能被稱為是詩人。
新華文化:您剛才提到“表達”出來,只指的是“寫出來”嗎?
俞心樵:是的。以前是在傳統意義上拿紙用筆寫出來,現在可能由于網絡的普及,也開始用微博、微信等形式創作、發表了。
新華文化:傳統寫作與如今的網絡寫作有不同嗎?
俞心樵:當然!傳統寫作,我覺得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修改。因為你可以看到你的作品呈現到紙上是什么樣子的。而網絡世界中,你一旦發表了就等于面對觀眾了,發表后作品就定型了,不可以再修改了。所以這是最大的不同之處。而我建議剛剛開始寫詩的年輕人以及不成熟的詩人可以仍然堅持傳統寫作。因為許多詩歌還是要放一放、等一等才能出來。不可以寫了就著急著發表。成熟的作家、詩人往往不用這樣的過程了,因為在寫詩的過程中已經包含有修改的過程了。
新華文化:您從幾歲開始寫詩呢?
俞心樵:十四五歲吧。
新華文化:那您今天還寫詩嗎?
俞心樵:當然寫。我覺得寫詩不是一種任務、不是誰讓我完成什么,而是我對我的靈魂的一種交待。就算是今天所有人都不讀我的詩,我也仍然會寫下去。寫詩,是天性的表達、對神秘世界、對浩瀚宇宙、對自然萬物的關注和沉思。
新華文化:如果現在人人讀您的詩,您會因為大家的口味和評價而更改創作風格嗎?
俞心樵:我從來沒有用這樣的方式創作過詩歌。優秀的詩人是不應該被影響的。說道影響,其實我偶爾讀同行的作品,但是讀得不多。有時候會發現一些好的用法與表達,我卻不借鑒。因為我知道,我哪怕堅持自己不好的、差的,那也是我自己獨特的表達,而不愿去“抄襲”、“借用”別人好的表達。
新華文化:您覺得怎樣的詩稱得上好詩?
俞心樵:我想真正的好詩應該是“陽春白雪”。就是真正行家里手喜歡、普羅大眾也喜歡。當然有時候,很好的詩歌也往往被大眾唾棄、譴責,而專業批評家就能識別出來高低、好壞。而有時候,不好的詩歌也被當下許多“腦殘粉”所追捧。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吧!
新華文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人們往往都愛讀詩。現在不同了,您覺得是什么原因呢?
俞心樵:上世紀八十年代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而現在呢,人們的生活往往被商業、被欲望推著向前走。而今天,我就知道許多土豪也開始互相吟誦詩歌。他們吃飯的時候往往不談生意,只談詩歌。為什么呢?因為他們開始關注內心。作為土豪,他們往往見識了權貴、見識了富裕,而權貴、富裕往往不能給人內心真正的充裕。所以他們開始轉向內心,想在詩歌當中得到滿足。
新華文化:您提到商業,我看到最近的一些房地產商家用詩意的語言打廣告。您覺得這樣是文化與商業的擁抱嗎?好嗎?
俞心樵:(大笑)我昨天接受北京的兩家房地產商的邀請,他們請我給他們的商業廣告出方案。我認為好啊!商業為什么不能夠與文化結合?事實上,在商業、政治、文化等領域根本沒有嚴格的區分、沒有涇渭分明的警戒線啊!所以我們有時候覺得文化與商業結合是不好的,這是一種誤讀。詩歌,如果有商家介入、有商機,往往能夠呈現出別樣的魅力。
新華文化:您接下來有什么打算?還會出詩集嗎?
俞心樵:會。我的計劃是每一年到兩年出一本詩集。當然也不是硬性指標。
新華文化:期待您的新作出現。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新華文化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