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中國未出現德國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病例
摘要: 針對德國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衛生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鄧海華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答記者問時稱,“可以肯定地回答,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發現這樣的病人。”他表示,這次疫情通過進口食品傳
針對德國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衛生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鄧海華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答記者問時稱,“可以肯定地回答,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發現這樣的病人。”他表示,這次疫情通過進口食品傳入中國的風險較小,在中國發生疫情爆發流行的可能性較小。
根據世衛組織通報,歐洲包括德國一共13個國家,出現了出血性大腸桿菌O104:H4感染的病例。鄧海華指出,衛生部對歐洲此次出現的疫情高度重視,密切關注疫情的進展情況,也組織相關部門和有關專家開展了風險評估,并且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積極地部署組織,開展疫情防范工作。鄧海華表示,根據專家的評估,這次引起歐洲爆發疫情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04:H4血清型比較罕見,但并非是全新或者是超級毒性的病株。
鄧海華稱,根據衛生部目前掌握情況,疫情主要是通過受污染食品傳播。“根據相關部門通報,中國很少從歐洲和德國進口生鮮蔬菜和水果,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受污染的食品已經擴散到德國以外的地區,所以我們的專家認為,這次疫情通過進口食品傳入我國的風險較小,在我國發生疫情爆發流行的可能性較小。”
“我今天看到一個新聞報道,世界衛生組織食品安全與營養專家恩貝瑞克6月9日表示,因腸出血性大腸桿菌通過受污染性食品傳播,在中國被傳染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中國公眾不要恐慌。”鄧海華說。
但鄧海華也表示,因為中歐之間人員來往比較頻繁,中國可能會出現該病的輸入性病例。
鄧海華強調,衛生部門針對疫情風險評估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強對腹瀉類疾病和溶血性尿毒癥的監測,并做好實驗室檢測和相關工作。二是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相關健康提示,組織專家通過媒體進行知識介紹,提高公眾的自我防范意識。三是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再次對疫情進行研判,提出針對這次疫情的防控策略,即要高度重視,聯防聯控,有效準備,科學應對,做好疫情研判,強化重點監測,做好救治準備,加強科學的宣傳教育。四是制定衛生應急方案,邀請專家對腸出血性大腸桿菌0104實驗室檢測方案、防控方案、診療方案進行充分的準備。
“我們將保持和世衛組織和歐洲相關國家等密切的溝通和聯系,關注疫情的進展情況,及時組織有關部門進行風險評估,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提出進一步的防控措施。”鄧海華就進一步防控措施作此表述。(據中國網文字直播整理)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