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如何與后進生進行交流
摘要: 上蔡縣蘇豫中學 張云風在知識飛速發展的時代,培養高素質人才是教師的天職,培養高素質的優秀人才是教師的驕傲。在教學中教師都喜歡品學兼優的學生,希望自己所教的學生個個優秀、人人成才。但是,在現實生活
上蔡縣蘇豫中學 張云風
在知識飛速發展的時代,培養高素質人才是教師的天職,培養高素質的優秀人才是教師的驕傲。在教學中教師都喜歡品學兼優的學生,希望自己所教的學生個個優秀、人人成才。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根據人的個性智力的不同,每個班都會有成績差、思想差的學生,我們稱其為“后進生”。通過我們的努力,潛移默化,他們會由“后進”轉為“先進”,甚至成才。因此,教師如何與后進生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轉化后進生的關鍵。教育實踐證明,教師建立與后進生的師生感情,協調師生間的交流,要注意一下三個方面:
關心愛護學生是基礎。一位教師發現一個自尊心極強的學生上課不聽講、作業不做、勞動不參加、課外活動不積極主動,故意與自己作對,幾次批評教育他,他都一聲不吭,過后依然我行我素。面對這個“刺頭”,這位教師不是向學校和家長告狀,粗暴指責,諷刺挖苦,而是注意親近觀察他,平時找他促膝談心。他生病時這位教師親自去看望他,并給他補課,從學習上支持他、生活上關心他。根據他愛讀小說的特點,教師就把《青春之歌》借給他。真摯的愛心,終于使這位學生轉變了態度,接受了教師的批評教育。事實證明,真誠而不失原則的熱愛,學生決不是姑息從容,它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一致的、相輔相成的。只有當后進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溫暖,覺得教師可進可愛又可敬時,才愿意與教師敞開心扉地交流,才愿意接受教師的說服教育,才愿意積極上進、努力鉆研、刻苦求學。
藝術的語言是動力。語言是交流的工具,那些呆板、粗俗的、冷漠的、挖苦的語言會使學生感到失望、厭惡甚至是對立、反抗。而后進生的心理定式決定了他們對教師的語言往往表現得更敏感,這就要求我們在與后進生的交流中更要講究語言的藝術性。
在一位教師組織的演講活動中,一個靦腆、膽小、愛面子且成績較差的學生借口“沒準備”不愿上臺,面對全體學生,這位教師沒有大發脾氣地指責他,而是說:“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登臺,是一種自信;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敢于面對聽眾,是一種偉大;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講的不理想,同學們可以理解;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講得精彩,更難能可貴。你應該試一試呀!” 一席鼓勵、理解的話語,使這位學生走上了講臺。
科學的方法是橋梁。老師對后進生進行教育時,要使后進生愿意與自己交流,就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架起師生理解、信任的橋梁。
首先,要把握教育實機,因勢利導。教師有必要研究后進生的心理,抓住有利時機,及時采取有效的教育對策。如發掘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主動創造條件讓他發揮特長,并及時肯定和表揚其作出的成績,使他受到鼓勵和激勵,原有的自卑心發生變化,自信心增強。此時,教師因勢利導,指出其他方面的不足,他就會繼續努力改正缺點。
其次,要講究批評的藝術,盡可能減輕、避免對后進生的傷害,使其樂于接受。如選擇恰當的批評時機、批評環境等。批評方式或是簡介提醒、旁敲側擊;或是以褒帶貶、巧妙暗示;或是參照對比、循循誘導,使后進生感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因感激教師而改正錯誤,轉變態度,發奮學習。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