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做好網上輿情信息的收集
摘要: 欒亞偉網上輿情,是指網民借助互聯網,對社會公共事務特別是社會熱點、焦點問題所表現出的有一定影響力、帶有傾向性的意見或者言論。隨著互聯網等信息網絡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成為各種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
欒亞偉
網上輿情,是指網民借助互聯網,對社會公共事務特別是社會熱點、焦點問題所表現出的有一定影響力、帶有傾向性的意見或者言論。隨著互聯網等信息網絡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成為各種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特別是近年來,一些國內、國際重大事件迅速成為網絡輿論。做好網上輿情信息的收集,對于正確引導網上輿論,提高服務大局、服務決策的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今社會重要的輿論場。互聯網的誕生和運用帶來了人類傳播方式的革命性飛躍,作為信息傳遞、知識傳播的重要載體,互聯網具有開放度高、信息量大、互動性強等特點,成為影響巨大、最具潛力的大眾傳媒,在新的輿論格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網絡及網絡用戶迅猛增長。有關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3.84億人,全國互聯網普及率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網上信息傳播渠道大量增加。隨著互聯網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網上信息傳播渠道大量增加,傳播方法更加多樣。截至2009年底,中國網站數量達323萬個。同時,隨著即時通信、手機短信、對等聯網、博客、播客、維客等快速發展,使網上信息源頭急劇增多。三是互聯網成為各種信息的集散地。互聯網具有高度的開放性和交互性,為所有傳播信息和發表觀點的人開辟了一個幾乎不受限制的空間,借助互聯網這個無限的廣闊平臺,人們關注社會,了解社會,評價社會,發表各種意見、主張和思想。
網上輿情的收集是輿情信息工作的重要環節。網上輿情龐雜多樣,既有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消極、有害的內容。做好網上輿情的收集,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正確把握輿情信息的生成規律。網上輿情的生成,除了因變事項這個引子外,還需要兩方面力量綜合作用。一是“意見領袖”參與其中。所謂“意見領袖”就是那些能夠對其他網民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左右某方面輿論的網民,經常由知識分子和學者充任。“意見領袖”以較高的理論素養,較寬的視野和較強烈的社會關懷,在網上輿情生產和發展歷程中發揮著啟動者、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收集網上輿情信息,要特別注意“意見領袖”的看法,包括不同“意見領袖”之間的爭論,這些爭論點往往是網上輿情的焦點。二是傳統媒體與網絡的互動。從近年的網上輿情發生實踐看,重大網絡輿情的形成與傳統媒體的加入有直接關系,這主要與現有媒體格局有關。雖然說截至2009年底,中國網民已達3.84億人,但與13億人口相比,僅占28.9%,另外71.1%的群眾接受信息還主要依靠報紙、廣播、電視。
了解網上輿情的存在空間。目前,網上輿情的存在空間主要有以下五處:一是新聞留言板。許多網站都開設有新聞留言板功能,鼓勵網民發表看法,催生互動,提升人氣。大型網站還根據留言情況,設置熱點新聞排行榜。這些排行榜以直觀的形式,展示一段時間內網絡民意的變化情況,為收集網上輿情提供了不少方便。二是網上論壇。網上輿情主要存在于人氣較旺的大型論壇,特別是政治性論壇,如經常在國內論壇排行榜上居前十位的新華網“發展論壇”、人民網“強國論壇”。在論壇上網民留言、爭論情況一目了然。論壇中的帖文雖然話題較為分散,但從各個側面反映了網民的思想動態與意見傾向,因此,通過論壇收集網上輿情要注意分析、綜合。三是博客以及播客、維客、個人新聞臺等新興網絡形式。由于論壇、新聞留言板管理方加強了對網民意見的管理,以及中文博客免費,可用空間大,賦予網民較高的自主權限,越來越多的網民傾向于建立自己的博客,通過博客發表意見,呼應網上輿論。收集網上輿情,要高度重視博客陣地。同時,播客、維客等也應引起高度重視。四是QQ、MSN等即時通信工具。即時通信工具有實時性、跨平臺、低成本、高效率等優勢,具有強大群際傳播能力和社會組織動員能力,是互聯網上最普及的交流方式。由于即時通信工具交流方便、快捷,網上行動往往演變成網下行動,如2008年網民抵制家樂福事件,便是通過QQ、MSN等演變成網下行動。QQ、MSN上的輿情很分散,但實際上它在形成與反映網上輿情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五是新聞媒體。通過媒體收集輿情信息要注意三個方面:中央重大決策、重大事件引發的輿情,要以主流媒體為準,關注媒體的評論和輿論的反映;社會思潮及輿論動態輿情,要善于從媒體“理論版”、“言論”專欄去收集,同時也要關注民間網上學術類論壇上的一些“言論”;社會熱點問題要關注各大網站的新聞跟帖和民間網站論壇。
掌握網上輿情收集的主要內容和方法。網上輿情收集的內容與社會輿情匯集的內容有著密切聯系,總體上具有一致性。一是在收集內容上。網上輿情的收集主要是圍繞網民對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重大事件的思想反映,網民對關系國計民生問題的意見和建議,網上反映出的各個領域的新情況、新動向,重要境外涉華輿論動態和值得關注的問題,互聯網新聞宣傳、管理和研究類的信息等方面的內容,從中尋找和發現值得我們關注的輿情。二是在收集方法上。一方面要敏銳地發現網上輿情。要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通過事物表現發現其中潛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圍繞網上議論較為集中的話題,了解人們在關注什么、在說些什么,善于從大量繁雜的信息中發現和捕捉有價值的輿情。另一方面,要篩選網上輿情。目前,網上較為普遍地存在“口水”、“泡沫”、“灌水”過多等情況,存在著缺乏理性、感情色彩強、虛假片面、少數聲音控制多數聲音等問題。要從維護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和掌握宣傳輿論工作主動權的全局出發,辨證地看待網上輿情,冷靜分析,要看是否真實,是否理性,是否代表多數,切莫跟風亂跑。(作者單位:汝南縣運管所)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