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步伐
摘要: 李華勇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我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升,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特別是面對2008年下半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重沖
李華勇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我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升,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特別是面對2008年下半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重沖擊和嚴峻形勢,我市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加大協調力度,截至2009年底,全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個數已發展到203371家,全年累計完成營業收入21641459萬元,吸納就業人員1959805人,在促進我市經濟增長、優化經濟結構、帶動新型產業的發展、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勞動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市非公有制經濟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從經濟總量、規模經營、科技型、集團化經營型等方面看,和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著明顯差距,仍需要我們積極轉變觀念,努力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的整體素質,把非公有制經濟的經營、管理、技術、產品、銷售、服務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使之與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相適應。
一、營造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良好環境。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環境是生產力,環境是競爭力。一要進一步優化經濟環境。嚴格執行市委、市政府的有關規定,規范政府執法、收費等行為,整治企業周邊環境,努力為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二要進一步放寬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準入條件。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省、市出臺的一系列關于進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按照“平等準入、公平待遇”的原則,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進入基礎設施、科研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金融服務等領域,確保政策落到實處。三要加快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中介機構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中的協調服務、參謀咨詢、橋梁紐帶和資源整合作用。四要加大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財稅支持。重點支持培育如藍天集團、天方藥業等科技型和成長型企業,認真落實國家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稅收政策,加大對企業技術開發的稅收扶持力度。穩步提高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貼息資金和第三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對高新技術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繼續按政策給予稅收優惠。
二、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自身素質。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做大做強,關鍵在于自身,在于不斷提高整體競爭力。一是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促進企業持續發展。二是健全人才培訓機制,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要辦好各類培訓班,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自身修養、法律法規、經濟政策以及市場經濟規律的學習培訓,提高經營管理者素質。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充實壯大技術人才隊伍,改善人才結構。三是積極幫助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開拓市場,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四是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誠信體系建設。市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立健全統計、會計、稅收、金融、產品質量等信息收集制度,加快建立適合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特點的信用征集體系、評級發布制度以及失信懲戒機制,在追求持續發展的同時,真正做到以產品質量占領市場,靠信用贏得客戶。
三、拓寬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融資渠道。目前,融資難仍是制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一要疏通、拓寬融資渠道。要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金融擔保公司擴大業務范圍,提升擔保額度;加快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中小企業擔保機構建設,提高市、縣政府融資平臺的融資能力。同時,要開發、利用民間資金,支持中小企業投資融資公司的發展;支持發展民間借貸市場,放寬直接融資條件,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開放多種形式的直接融資,支持發展融資租賃業,努力解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特別是小企業創辦和發展的資金需求。二是加強對企業信貸的支持。金融機構要從非公有制經濟特點出發,開發針對性強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改進對小企業的信用評級辦法,加強對有發展潛力的非公有制企業的信貸支持,提高對非公有制企業的貸款比重。三是構建多層次的融資擔保平臺。加強政府擔保機構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形成互助互惠的合作機制。引導發展民間信用擔保機構,支持個體工商戶和非公有制企業建立相互信任的互聯互保關系,形成多層次的市場化擔保服務體系。
四、解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用工難”問題。雖然我市勞動力資源豐富,但由于我市工資水平較低、企業用工環境差,致使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流向大中城市,一些企業不能滿負荷生產。對此,一要組織開展各類職業培訓。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建立企業用工崗位和培訓項目對接制度,依托中等教育機構,對勞動者開展各類職業培訓,滿足企業用工需求。二要建立健全就業網絡,為企業和勞動者及時提供信息。三要大力加強勞動監察力度,努力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四要逐步提高勞動者工資、福利。幫助企業不斷改善用工環境,把提高企業層次、降低生產成本與增加員工勞動報酬緊密結合起來,以事業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適當待遇留人。五要加快轉變生產方式。要積極引導企業加快技術革新,轉變生產方式,提高產品附加值,通過轉型升級在獲得高效益的同時減少用工量。(作者單位:市社科聯)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