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領導方式轉變 加快殘疾人事業發展
摘要: 張銀良 省委書記盧展工提出了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思想。這一重要思想,是指導工作的重要法寶,對于實施“十二五”規劃、推進中原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張銀良
省委書記盧展工提出了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思想。這一重要思想,是指導工作的重要法寶,對于實施“十二五”規劃、推進中原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在推進發展方式轉變的進程中,黨委、政府起著主導作用,領導干部肩負著重大責任。毛澤東同志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胡錦濤同志強調,黨員干部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骨干力量,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打贏發展方式轉變這場硬仗,實現科學發展的戰略目標,根本途徑在于加快領導方式的轉變。
殘疾人事業作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多學科、跨部門、業務廣泛、綜合性很強的社會事業。駐馬店市有各類殘疾人60.5萬,數量大,底子薄,基礎差。以政府為主導、各方協調運作,是殘疾人事業發展必須的條件。要把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這一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到殘疾人工作中去,就要強化科學發展的理念,真正明確發展方式轉變的途徑和辦法,進一步強化發展為民和為民發展的意識,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努力實現“五個突破”。
在加強殘疾人事業發展長效機制建設上實現新突破
要認真學習貫徹上級文件精神,以保障殘疾人生命健康權、生存權和發展權為主線,以解決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為重點,按照普惠與特惠制度、一般性制度與專項制度相結合的原則,健全完善殘疾人扶持政策。圍繞殘疾人生活水平、殘疾人發展水平、殘疾人事業保障水平等方面,著力在殘疾人醫療保障、康復預防、生活救助、就業創業、教育培訓等基本生活保障和服務方面完善政策體系,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長效機制建設。
在著力改善殘疾人生活狀況上實現新突破
以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和基本康復為重點,實施好殘疾人康復進農村、進社區,陽光家園計劃和殘疾人危房改造,切實解決好貧困殘疾人基本生活、基本康復和貧困重度殘疾人基本照料問題。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擴大覆蓋面,力爭到2012年,建立起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的基本框架,使殘疾人生活、醫療、康復、教育、就業、住房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讓殘疾人生活進一步改善。
要加強部門配合,依托城鄉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殘疾人康復服務,做好殘疾人的醫療保障、康復救助、殘疾預防。建立和完善多層次、多類型的康復服務網絡,積極推進康復進社區、進農村。建立貧困殘疾兒童和殘疾人康復救助制度,著力解決貧困殘疾人康復難問題,努力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
在促進殘疾人的全面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要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完善殘疾學生和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的助學制度,逐步提高助學標準,幫助其完成學業。積極發展以培智教育為主的殘疾人特殊教育,發展殘疾兒童學前康復教育和高中階段特殊教育。加強殘疾人職業教育和培訓,開展各類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使殘疾人掌握1~2門實用技術或市場需要的職業技能,提升殘疾人勞動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完善殘疾人就業政策措施,保障殘疾人平等就業的機會和權利。要把農村殘疾人扶貧工作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局,建立和完善符合貧困殘疾人特點的幫扶政策措施,切實幫助農村殘疾人發展生產,提高收入水平,實現脫貧致富。
在優化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環境上實現新突破
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宣傳“平等、參與、共享”的現代文明社會殘疾人觀,倡導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增進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扶殘濟困良好社會風尚的進一步形成,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和公民道德建設。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采取多種有效形式,提高殘疾人事業宣傳效果和感染力。利用“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等殘疾人重要節日,廣泛開展社會扶殘、助殘活動。
要鼓勵、組織、扶持殘疾人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推動社會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對殘疾人開放服務,支持殘疾人參與各類公共文體活動。要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加強殘疾人法律法規執行情況檢查,提高全社會依法維護殘疾人權益的認識。加強殘疾人法制教育,增強殘疾人法制觀念,完善貧困殘疾人法律援助制度,切實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在增強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上實現新突破
要按照形勢發展的要求,完善殘疾人組織體系,夯實基層組織基礎,健全功能,完善機制,強化服務,更好地發揮殘聯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和維權服務職能。完善殘疾人服務設施。加快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功能設置,發揮綜合服務效能,真正建成殘疾人綜合服務的平臺。加強殘聯領導班子建設,強化人本意識、機遇意識、全局意識、服務意識、創新意識,建設“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能共事、不出事”的團隊,提升戰斗力和執行力。要積極推進殘疾人服務機構和服務人員的專業化,加強殘疾人工作者的理論和專業知識培訓,強化職責意識和宗旨觀念教育,使他們真正成為殘疾人的代言者和維護者。(作者系駐馬店市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