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摘要: 王文生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的主旋律,也是新世紀發展的必然。數學教育在新世紀的競爭中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充分發揮數學教育中的創新
王文生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的主旋律,也是新世紀發展的必然。數學教育在新世紀的競爭中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充分發揮數學教育中的創新教育,是新世紀探索的主題。
一、轉變教學觀念,提升創新意識
1.1轉變教學觀念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有了新的教學觀念,才能在數學教學中帶領學生去認識數學領域中的新發現、新思維、新方法等。新的教育要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教學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及創造精神,把教學的重心和立足點轉移到引導學生主動積極的“學”上來,引導學生想學、會學、善學。
1.2提升創新意識 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創新性教學原則。
二、采取多種途徑,培養創新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他們的思維就會保持在積極的探索狀態之中,有了興趣他們就會把學習作為自己內心的需要,而不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興趣也是創新的重要動力,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
2.1以境致趣 在課堂上,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創設情境,設障立疑,造成學生對所學知識感到有問題可思,有矛盾可解決的情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始終處于積極思維狀態,使學習興趣在不斷的探索中鞏固和發展。比如,講授相似三角形應用時,教師一開始就設下懸念:你能否不過河測出河寬?不上樹測出樹高?用一個五分的硬幣測出月亮離我們有多遠?這種懸念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倍感興趣,學生能積極思考,知識的接受由被動轉化為主動。在講到有關“銀行儲蓄”問題,可設問:現在大家生活都富裕了,有了多余的錢要存入銀行,儲蓄種類很多,根據你家的經濟狀況,你知道參加哪種儲蓄好嗎?你會幫助父母算利息嗎?由于問題來自于商品經濟的現實生活,學生迫切希望學會后應用,也就激發了對數學的向往和求知欲。
2.2以變致趣 在教學中,設計一題多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產生自己探索所學知識的興趣。在幾何上常常采用一題多解的教學,不僅能使學生掌握新知識,還能起到復習鞏固舊知識的作用,同時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一種鉆研精神,使學生在思考問題上具有靈活性、多變性,避免了學生在幾何證明中鉆死胡同的現象,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一題多解的教學。
2.3以動致趣 賦予所學知識以動感,通過演示實驗,多媒體的動態效果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卓越的畫圖功能使幾何教學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讓圖形出來“說話”,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這樣一來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比傳統教學更能使他們深刻理解幾何。
2.4以美致趣 數學是研究現實生活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客觀存在的實體為數學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內容,使它處處充滿美,奇異美、和諧美、簡單美、對稱美、相似美,這些數學中的美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源泉。如:構造精致的蜂巢是一個正六棱柱,由三個全等的平行四邊形構成,這樣的結構最省材料等。
三、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3.1辯證看待學生的行為 學生在探索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是難免的,也是允許的。教師不要急于評價,出示結論,重在幫助弄清出現錯誤的原因,從而讓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去承認并且改正錯誤。教師對發展中的個體要以辯證的觀點,發展的眼光,實行多元化的發展的評價。從客觀上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
3.2多贊揚鼓勵 少批評挖苦 學生時期自我評價能力較低,常常默認教師的評價,而且常以教師的評價衡量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同時,又常從成人的表情或語言判斷對其的評價,帶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師應對學生正確行為要明確地贊揚,使學生明白教師對他們的評價,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學中宜常使用表揚的語氣詞,如:很好!太棒了!不錯、有進步等等表示關注和贊許。
3.3引導和保護神圣的好奇心 好奇是青少年與生俱來的天性,好奇是思維的源泉,創新的動力。因為好奇,學生有了創新的愿望,努力去揭開事物的神秘面紗,這種欲望就是求知行為在孩子心靈中點燃的思維的火花。教師對教學中學生好奇的表現應給予肯定。比如:對于學生“打破沙鍋問到底”精神,應加以愛護和培養。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顯成效的,它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在教學中必須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取長補短。面對新課程的挑戰,教師要努力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給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條件,讓學生真正參與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落實到教學的各個具體環節中,從而達到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所以說教學實踐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師的主導,也需要學生的主體,只有在師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學相長。
(作者單位:西平縣盆堯一中)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