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 力 精 神
摘要: □ 趙慶華 (一) 《河南日報》“新十八談·導向篇”《提振精神書華章》,在加快領導方式轉變、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的背景下,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角度,闡述
□ 趙慶華
(一)
《河南日報》“新十八談·導向篇”《提振精神書華章》,在加快領導方式轉變、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的背景下,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角度,闡述了精神的作用、精神的培育,讀后深感精神的力量,也感受到作為意識形態領域工作者肩負的責任。
人無精神難為人。同樣,沒有強大精神力量的支撐,建設中原經濟區,實現中原崛起、河南振興也只能是一句空話。精神源于物質又反作用于物質,特別是當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時候,我們很多時候會面臨精神文化層面的抉擇。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每一次精神的洗禮、思想的解放、精神的提升,往往會引領經濟社會大跨步前行。中原經濟區的提出又何嘗不是一次精神的提升,它必將引領河南邁上新的臺階。
改革開放30多年波瀾壯闊的實踐,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構筑了我們的精神家園。同樣,改革開放這些年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一步也離不開這個時代精神的指引。這種精神就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領著我們的精神,引領著時代列車沿著正確軌道飛馳。
(二)
世界正在大變革、大調整,我們正處在發展戰略機遇期,面對經濟轉軌、社會轉型,面對大幕開啟的中原經濟區建設,面對駐馬店知恥后勇、不甘落后、趕超發展的新征程,我們又該拿出什么樣的精神奉獻給這個社會?
激情燃燒的歲月過后,有人精神疲勞了。經過這些年的打拼,有的實現了人生階段性目標,事業有成,生活安逸,但卻滿足于現狀,不思進取。而有的雖然努力卻四處碰壁,忙忙碌碌卻一事無成,于是長嘆怨天,低頭尤人,自悲自棄,提不起精神。
眼前茫然一片,路在哪里,有人精神迷茫了。他們彷徨、憂愁、焦慮,怕前行會失去既得利益,又對當前的狀況牢騷滿腹;對個人發展失去方向,對社會發展失去信心。
精神疲勞者、迷茫者,最需要的是心靈雞湯、精神充電。
受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有人精神錯位了。有的“一切向錢看”,把索取看成是生活的最高原則;有的以自我為中心,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了個人利益,不惜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有的物欲橫流,及時行樂,精神空虛,行為墮落。
更應引起重視的是一股暗流,那就是精神腐敗。庸俗的社會交往、禮尚往來,辦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是拉關系、走后門。經濟活動中,增加了庸俗的交易成本,攤薄了應有的利潤;社會生活中,滋生了請客送禮的溫床,敗壞了淳樸的風氣;公權轉化為私權私利,權錢交易、權權交易,蠶食著心靈,危害著社會。
對精神錯位者、精神腐敗者,當務之急是進行教育和世界觀的改造,并輔之以剛性的紀律。
(三)
給力精神,要培育共同理想。理想是精神的靈魂。一個人要有自己奮斗的理想,一個社會則要有共同的理想。只有確立了共同的思想基礎,才會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們這個社會共同思想基礎的內核說到底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它是這個社會得以運轉、秩序得以維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有了這個價值體系的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就會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改革開放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就會志存高遠、執著追求、勤勉敬業、甘于奉獻,我們這個社會改革發展就有了正確的方向和不竭精神力量,我們的事業就會從勝利走向勝利。
給力精神,要明確奮斗目標。目標是精神的動力。正是當年小平同志“三步走”的目標,激發出億萬人民的精神力量和工作熱情,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人民生活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再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跨越。時代呼喚變革,機遇就在眼前,發展持續到一定階段,必然產生新的目標定位。這是發展的持續,也是精神的升華。建設中原經濟區,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重大戰略一經提出,就在全省形成共識,并正在轉化為中原兒女奮發向上的實際行動。“十二五”期間,駐馬店要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有所作為,“一中心三基地”的定位,人均生產總值和地方財政收入“兩個翻番”的目標,也必將激勵天中兒女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趕超發展。
給力精神,要營造良好環境。環境是精神的依托和給養。從大的環境看,民主法制、安定團結、監督有效的政治環境,產權明晰、市場統一、調控有力的經濟環境,結構優化、服務完善、管理科學的社會環境,科學進步、和諧包容、健康向上的文化環境,都將提高精神的質量、提升精神的力量、左右精神的方向。反之,沒有良好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環境,發展就無從談起,精神也會荒蕪。需要強調的是,文化是精神的積淀,也是精神的旗幟。面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面對國內社會思想意識的多元多樣多變,文化環境的營造更顯重要和緊迫。當前,我們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科學的指導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道德風尚,為中原經濟區建設、為駐馬店加快崛起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總之,要精神給力,需給力精神。(作者系市紀委派駐市委宣傳部紀律檢查員)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