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語文課堂”剖析
摘要: 劉 蘊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自我學習的樂園,互動生成的樂園,情感體驗的樂園。但現實教學中確有些語文課堂,是無效的,學生既學不到知識又提升不了能力,教師瞎忙乎,學生瞎折騰,結果是一無所獲,可以稱之為&ld
劉 蘊
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自我學習的樂園,互動生成的樂園,情感體驗的樂園。但現實教學中確有些語文課堂,是無效的,學生既學不到知識又提升不了能力,教師瞎忙乎,學生瞎折騰,結果是一無所獲,可以稱之為“偽語文課堂”。現將其剖析如下:
一、肢解型的語文課堂
語文課本所選文章都是些文質兼美的好文章,無論從語言、思想上都可以稱之為上乘之作。但我們的語
二、純技能訓練的語文課堂
純技能訓練的語文課堂主要表現是教學中教師一味追求練習的形式和內容,學生還沒接觸課文,就開始判斷字詞的讀音是否正確。字詞的教學不是放在文中、語句中,而是單獨操練,結果是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學生剛接觸到課文,只讀一遍,教師就急急忙忙分析來分析去,分析得連作者本人就可能瞠目結舌。完后,又設置大量的練習題讓學生去判斷,并且這些判斷題高明透頂,左看對,右看也不錯,讓學生感到:這節課我學得夠認真了,做起題來咋還不會呢?
真正高明的語文課,讓學生在語文課文里盡情地涵泳,字詞教學應放在特定的語言環境里進行,這樣的語文課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而且這樣講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全面綜合的語文能力。
三、熱鬧非凡的語文課堂
聽過一堂語文實踐活動課:《戲曲大舞臺》,語文教師與音樂教師同上一堂課。語文教師精彩的開場白后,音樂教師開始大唱特唱,教師唱了學生分小組選代表唱。這節課真是一唱到底,熱鬧非凡。這位語文教師忽略了這是語文課,而不是才藝表演。這堂課有三個教學目標:查一查、比一比;聽一聽、唱一唱;議一議、寫一寫。這位語文教師第三步教學目標忽略不計了。上課又是音樂,又是書畫,又是舞蹈,又是課件,手腳并用,花樣繁多,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最后的結果是,刺激雖然豐富,語文本身的內容不被關注,學生遠離了文本本身。
四、多媒體充溢的語文課堂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課件的出現,確實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課堂有了多媒體,使教學更具有直觀性,給學生帶來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加深印象,增強記憶的強度。但也不可否認,現在的多媒體課件確實有用濫的現象,一堂課“電閃雷鳴”,學生的感官確實受到了刺激,學生走下課堂,能回味起來的東西則了了無幾。《斑羚飛渡》一文中的“就在這時,我看見……”一段,文質兼美,學生讀著讀著就會沉浸在無限的遐思之中,被斑羚的壯舉所感染。偏偏有些老師講到此處顯示一動畫,本來學生正處在無限的想像之中,結果看到動畫后,反感覺平淡無味了。多媒體課件用好了,能使課堂生輝,用不好反而會降低課堂效率,扼殺學生的想象力。所以多媒體課件還是慎用好。
五、失去主體性的語文課堂
一堂課文課,一問一答,學生回答得離題千里,教師還在一個勁地夸“你真聰明!”、“你真棒!”有些問題,學生回答得并無高明之處,教師還在說:“回答得真精彩,掌聲鼓勵!”可想而知,對也對,錯也對,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辨別是非的能力。更可怕的是學生處在鮮花簇擁之中,時間長了,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還怎么能進步?
新課程在強調學生主體性的同時,并不排除教師的指導地位。只有具有主體性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主體性意識的學生。
什么是真正的語文課堂,我們作為語文教師應時刻思考:課堂上您真的關注學生了嗎?您組織的小組合作學習是有效的嗎?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如何整合? (作者單位:駐馬店市第十二初級中學)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