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農村小學勤工儉學工作
摘要: □ 高海燕 新的課程標準下,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尚未建立一套科學完備的勤工儉學制度體系,尤其是農村小學,由于教育教學條件的限制,勤工儉學的開展更加需要一些指導和探討。
□ 高海燕
新的課程標準下,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尚未建立一套科學完備的勤工儉學制度體系,尤其是農村小學,由于教育教學條件的限制,勤工儉學的開展更加需要一些指導和探討。為此,筆者就有關農村小學勤工儉學工作的開展及勤工儉學基地建設談些的看法與讀者共勉。
勤工儉學活動是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保障,歷來受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重視,但是長期以來小學勤工儉學活動尚未科學、規范化,在工作中實際開展尚有不足,特別是貧困山區的農村小學,建立一套科學的勤工儉學制度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最近,國家三部委出臺的關于加強農村學校勞動實踐基地建設的意見,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農村小學勤工儉學工作,筆者根據近幾年從事農村小學勤工儉學工作的實踐,就農村小學勤工儉學工作的幾個實施原則略作探討。
一、育人功能為主,雙重效益并重
勤工儉學具有雙重效益,即有育人效益和經濟效益。在以往的活動中,由于指導上的偏差或認識上的模糊,對于發揮勤工儉學在學校教育的作用上出現了許多實際中的失誤,要么只管盲目地搞,根據上級的要求,不切合實際,結果今天一個樣,明天一個樣,既無經濟效益也不能發揮育人的功能;要么極力追求經濟效益,怎么賺錢怎么搞,結果錢是賺了一些,但是卻將育人的功能置之腦后,甚至與育人功能相背。比如,有的學校小學生出現偷盜嫌疑,有些學校以勤工儉學為名變相收費,這樣的勤工儉學得不償失,所以筆者認為要把握好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必須以育人功能為主,失去育人功能的勤工儉學不如不搞。當然,在這一前提下,盡可能增加收益,實際上這兩方面也是統一的。如果我們搞勤工儉學,沒有計劃,沒有合適的經營,一塌糊涂,總是沒有經濟效益,甚至是賠本,那它的育人功能也好不到哪里去。
二、實事求是,因地制宜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這是我們走出謎團和困境的有效途徑。要通過勤工儉學盡可能增加學校收入,但不能拿收入的多少衡量勤工儉學的成績;要積極學習借鑒外校有益經驗,但不能盲目照搬;要多形式、多項目地開展勤工儉學,但不能搞形式,耍花架子。我們的原則是立足實際,實事求是,因地制宜。一要立足于本地實際,適宜搞什么,選擇項目,一定要充分考察論證;二是要考慮學生實際,我們的學生長處是什么,短處是什么,要全面考慮什么項目能充分發揮勤工儉學的雙重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品質,增強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素質。
三、搞好勞動實踐基地建設
上級對學校的勤工儉學基地建設比較重視,但是多年來無論是育人效益還是經濟效益都發揮得不夠理想,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一個主要原因是認識不到位。有人認為靠種地成不了什么氣候,有人認為這里的學生都來自農村,經常參加農業勞動,種田對他們沒有多大的吸引力。這些認識當然都是片面的,通過多年來基地經營管理的經驗和教訓,結合對“意見”精神的認識,筆者覺得搞好基地建設大有文章可做。
一是立足于把育人效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不能光看經濟效益。我曾在基地育苗,種植果樹,指導教師領著學生在基地實習勞動,將在課堂學習到的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效果相當不錯。
二是種植多種經濟作物。這樣既能避免單純種植傳統作物使學生感覺乏味,還可以讓學生學到許多知識和技能,又能提高經濟效益。
三是發揮“主人翁”意識,培養孩子勤勞意識,節約意識,愛護校園意識、愛惜勞動成果意識。每一次的勞動實踐活動,教師都要做引導,從而達到一定的目的。
最后一點,還要加強管理。勤工儉學基地設施要有專人負責,精心籌劃。沒有這一點,一切都將落空。
(作者單位:驛城區胡廟鄉岳樓小學)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