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搞好初中和高中數學學習的銜接
摘要: 袁愛靈對于剛升入高中的學生來講,新的學習內容和環境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進入高中后,由于對知識的廣度、深度、難度的要求高了,有一部分學生不適應這樣的變化,于是因學習能力有差異而出現了成績分化。那么
袁愛靈
對于剛升入高中的學生來講,新的學習內容和環境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進入高中后,由于對知識的廣度、深度、難度的要求高了,有一部分學生不適應這樣的變化,于是因學習能力有差異而出現了成績分化。那么,如何搞好初中和高中數學學習的銜接,幫助學生渡過學習困難期,下面談談我個人在教學中的幾點看法和體會。
一、做好思想動員,為數學學習的銜接做好準備
高一數學的起步教學階段,要分析清楚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使學生盡快適應新的學習模式,從而更高效、更順利地接受新知識和發展新能力。相對初中而言,高中數學概念抽象、邏輯性強、教材嚴謹、敘述規范,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的要求明顯提高,知識難度大,習題類型多,解題技巧靈活多變,體現了“起點高、內容多、難度大”的特點。所以,我們要通過測試和了解入學成績,摸清學生學習基礎,以此規劃教學和落實教學要求。同時要通過比較其異同,全面了解初、高中數學知識體系,找出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做到在教學新的知識時,能夠承前接后,順其自然。
二、搞好高一數學的開篇教學
數學知識是相互聯系的,高中的數學知識是初中數學知識的拓廣和提高,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做好新舊知識的串連和梳理,深入研究兩者彼此潛在的聯系和區別。為此在高一數學教學中必須采用“低起步、小邁步”的指導思想,幫助學生溫習舊知識,恰當地進行鋪墊,以減緩“坡度”。分解教學過程,分散教學難點,讓學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通過努力能夠理解和掌握新老知識。每涉及新的概念、定理,都要先結合初中已學過的知識,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三、指導新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
高一年級學生數學成績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學生舊的學習方法與新的教學內容不相適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是學好高中數學的基礎。它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課堂掌握、及時復習、練習提高、反思解疑、系統小結和課外加強這幾個方面。要引導學生養成認真制定學習計劃的習慣,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從盲目被動的學習中解放出來。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可布置一些思考題和預習作業,保證聽課時有針對性。教師除了要注重課堂教學的策略外,還要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聽什么、思考什么,要求學生不局限于聽懂某個問題,更應以聽審題方法以及探索思路的過程為主,要注意領會教師對某個問題的見解,做到心領神會,潛移默化。
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大腦處于最活躍的狀態,使觀察更細致、感知更清晰、思維更深刻、想象更豐富、記憶更牢固,能夠最佳地接受教師的教學信息。不少學生之所以把學習數學當為最頭痛的事情,主要原因還在于缺乏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著力于培養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到數學里有很多很有趣也很有意義的東西,而且學好數學,對于我們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都大有幫助。
五、發揮合作精神,建設班級學習氛圍
建設良好的班風班貌,使學生在共同學習中相互督促、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學生集體形成的勤學、善學、樂學的濃厚氛圍,虛心學習、博采眾長、善于創新和獨立的研究式學習的主體精神,對集體學習的效果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能在一開始就建立起一種好的學習氣氛,在良性循環的推動下,必將使整個集體的潛能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各個方面都能取得長足的發展。
總之,努力教會學生自覺培養自學能力,是高中教學之根本。在高一數學的起始教學階段,只有分析清楚學生學習數學困難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才能使學生盡快適應新的學習模式,從而更高效、更順利地接受新知識和提高數學素質。
(作者單位:西平縣柏城鎮中學)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