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編輯應具備哪些素質
摘要: □ 宋文香電視新聞編輯可謂電視新聞的“頭腦”,是電視新聞節目各個環節的“把關者”。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觀,保持良好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努力做好“
□ 宋文香
電視新聞編輯可謂電視新聞的“頭腦”,是電視新聞節目各個環節的“把關者”。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觀,保持良好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努力做好“三貼近”,在政治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三個方面接受考驗和挑戰,是擺在電視新聞編輯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電視新聞編輯應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
今天,電視新聞已經由過去的預制式向現在的直播式邁進,在新聞節目播出中直接插播由現場同步發回信號已成為各臺吸引觀眾的重要手段。記者每時每刻都可能從現場發回消息,這時,編輯就需要具備敏銳的思維、果斷的決策、精確的計算、純熟的技術,以便及時、準確地將正在發生的新聞事件和最新消息,在適當的位置切入播出。
今天,電視新聞欄目已進入品牌化經營,一種獨特的風格模式已成為吸引觀眾的重要手段。而這些就更需要電視新聞編輯的參與。電視新聞編輯出版也開始由過去簡單的排列組合型進入復雜的“創作”型時代。傳統的電視新聞采制大都由記者“主導”,從選題采訪到寫作再到編輯,都由記者完成,編輯只是負責把記者的作品串聯成節目。這種動作一是容易使新聞質量管理處于失控狀態,二是難以使新聞節目形成鮮明品牌特色。記者各自選題,采制方式各異,編輯東拼西湊,節目不容易形成整體風格。從客觀來說,“經營電視”就要求強化編輯對電視新聞采制的“主導”作用,加強策劃意識。
二、電視新聞編輯應具備的編輯藝術和技術
現在,許多編輯對于電視新聞節目的編排多少還有些認識上的誤區,對于怎樣進行新聞編排還有不同的看法。總的來講,要想編排好電視新聞,還必須懂得與宣傳心理學、宣傳藝術學密切相關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以及如何將“規律”行之有效地運用到實踐中來。電視新聞編排中對受眾“心理”的關注和傳播效果的追求,都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接收“最新的有用信息”并最大限度地留下深刻印象。電視編排技巧另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是對節奏的把握。如一條新聞的長度為2分鐘,而前面1分鐘半是錄像加解說,后30秒是現場采訪,能不給人以頭重腳輕之感嗎?
電視新聞編輯是一項既有藝術又有技術的工作,在進行新聞節目編輯時,編輯要在懂得技術要求的基礎上,對畫面語言和聲音語言進行藝術化處理,使客觀公正的新聞報道更電視化地傳達給觀眾。電視特技手法增多給電視新聞編輯提供了更多的創造機會。
三、電視新聞編輯應注重聲音功能
聲音在電視節目中所起的作用已越來越突出。作為一名優秀的電視新聞編輯,對于新聞節目中聲音的把握也應該具備較高的造詣。有聲語言包括了大量的聽覺信息,是新聞現場重要的素材。在動態感強烈的新聞事實中,聲音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新聞現場音響,一類是對當事人采訪,它們都是新聞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編輯新聞作品時,新聞編輯對這兩類聲音都要盡量采用,也可以與解說詞混用。現在的消息類電視新聞中很少能夠聽到音樂,但這并不說明音樂完全就不適合于電視新聞節目。美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回火星表面照片的新聞就曾很好地運用了音樂的手段。圖像經過電腦處理,一個巨大的、快速旋轉的、火紅的星球美麗無比。這段持續20秒的錄像片配上了雄壯的音樂,畫面與音樂渾然一體,震撼人心。
四、電視新聞編輯對新聞應有新的認識
過去,人們總是認為,電視新聞只是對最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而忽略了它的另一種作用,那就是它傳遞的知識性和趣味性。電視新聞具有傳授知識性、趣味性的功能。實現后一種功能,是電視新聞的本分。而傳授新知識,這是在知識經濟時代對電視新聞功能的一種拓展,一種延伸。眾多電視媒體現在都在大家感興趣的新聞中插播新聞背景,使電視新聞成為快速可視的“大百科全書”。 ( 單位作者:駐馬店電視臺)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