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內涵 打造文化強市
摘要: □ 楊彥亭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對于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軟
□ 楊彥亭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對于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軟實力,從廣義上說,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文化又是一種歷史現象,它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因此,文化泛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文化作為一種實實在在的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因此,文化對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是深刻的。
為了加快駐馬店的發展,日前,市委、市政府提出“依靠改革創新、建設文化強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為駐馬店文化大發展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平臺與支撐,特別是文化體制改革的實施,無疑為駐馬店文化大發展吹響了沖鋒的號角。因此,當前擺在駐馬店文化界面前的一大課題就是如何突破瓶頸,把駐馬店文化產業培育并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一、挖掘開發民間文化是重點
駐馬店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淵源厚重,是駐馬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挖掘民間文化應該是當前駐馬店文化大發展的重點之一。粱祝文化、盤古文化、重陽文化等雖然已經在河南省內叫響,并逐步走向全國,但與形成產業、發揚光大仍有一定的距離。在西部山區和一些邊遠鄉村,很多傳說、手工制作、戲曲音樂等有待挖掘。如何雕琢駐馬店民間文化這一瑰寶,促進駐馬店文化大發展,讓駐馬店文化立足于當今的文化市場,并轉化為經濟支柱,關鍵和突破口就是民間文化的發掘,要對民間文化進行加工、打磨,最后形成魅力十足的文化品牌。
二、做強做大旅游文化產業是契機
走文化強市之路,旅游文化應該走在前列,因為旅游文化對一個地區的經濟推動、知名度提升、旅游產業的促進等顯性作用是其他文化難以在短期內可以達到的。旅游文化產業與其他文化產業相比,具有周期短、見效快的特征,雖然它的投入較大,但凸顯出來的效應是非常明顯的。天中山、南海禪寺、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