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護面臨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摘要: 潘紅巖近幾年來,國家在加強土地宏觀調控,嚴格國土資源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隨著社會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土地資源需求日益旺盛、管理日益嚴格、形勢日益嚴峻,加強耕地保護尤其是加強基本農
潘紅巖
近幾年來,國家在加強土地宏觀調控,嚴格國土資源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隨著社會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土地資源需求日益旺盛、管理日益嚴格、形勢日益嚴峻,加強耕地保護尤其是加強基本農田保護越發艱難。
在新形勢下,地方的耕地保護形勢面臨著較為嚴峻的考驗:一方面要加強耕地保護尤其是基本農田的保護,要持續穩定在上級下達的目標之上,并實現耕地總量占補平衡;一方面要服務保障縣域經濟又好又快持續發展,保障全縣的糧食生產與安全。主要體現在:資源總量與人均占有量持續減少,土地資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耕地保護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土地資源市場管理不夠規范,違法違規用地行為時有發生,尤其是城鄉結合部農民集體土地非法入市問題較為明顯;違反規劃擴大用地規模,未批先占及閑置、浪費和低效使用土地的現象依然存在;鄉鎮村莊規劃滯后,農村宅基地管理不規范,亂占濫用耕地違法建房現象較為普遍等。
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推進,在這一形勢下,耕地保護及耕地補充工作也面臨著諸多新問題:
耕地后備資源潛力越來越少,資源潛力不可再生,耕地后備資源減少,補充耕地困難。
土地開發整理難度越來越大。目前面積較大、條件好、易開發的地塊已基本開發利用,剩余大多是零星分散的地塊,開發整理難度大。
投入成本越來越高。由于后備資源面積小而分散,不利于機械施工,投入成本提高。
土地開發整理的質量難保證。由于開發潛力較大的地塊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經濟條件較差的邊遠區域,新增耕地的質量,以及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受到制約。
耕地監管力度不夠。對耕地保護意識的淡薄,同時由于部分地區國土執法部門監管不嚴,降低了耕地保護相關法律的權威。建設的盲目性也造成耕地閑置浪費。
新增耕地數量存在人為因素誤差。一些地方存在弄虛作假行為,把撂荒后重新開墾的耕地算做新增耕地及未按照原設計要求實施等,使耕地整理出地率水份較大。
耕地保護的對策: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耕地保護意識。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等平臺多途徑、寬渠道深入宣傳有關耕地保護的法規、政策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現實意義。
加大耕地監管力度。一是對國土管理干部的培訓力度,提高干部素質,增強依法行政意識。二是加強對耕地資源的嚴格管理,防止出現建設用地審批不嚴,亂占濫用,破壞耕地和少批多占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三是對潛在的污染企業進行整改,防止耕地污染事件的發生。
嚴格執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強化土地利用規劃執行和總量的控制,減少對非生產性建設項目占用耕地的審批。對土地開發整理計劃分解下達任務,落實到項目、到地塊、確保計劃任務完成。同時,嚴格農用地轉用審批。
加大資金投入,提高耕地質量。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不斷培土壤肥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生產,提高耕地的產出效益。同時,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中低產田的改造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單位產出。
加大復墾力度,增加耕地資源。在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耕地后備資源潛力,努力實現耕地占補平衡,把可以利用的土地資源都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起來,變宜墾地為耕地,實現耕地占補平衡。
加強項目管理,提高工程質量。一是加強項目論證、立項、檢查驗收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從源頭上堵住弄虛作假行為發生的可能; 二是抓工程質量,實行土地整理與標準農田建設相結合,提高土地整理項目工程的標準和質量,從而提高耕地尤其是基本農田的質量。 (作者單位:新蔡縣國土資源局)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