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竹巖”的由來
摘要: □ 胡殿文 自2010年12月22日起至2011年1月21日止,《河南日報》陸續刊發了9篇署名“何平”的系列政論文章。“何平九論”發表后,不少人問“何平”是誰?河南日報社主要負責
□ 胡殿文
自
業內人士講,正像黨代會的報告不是“寫出來”的一樣,“竹巖”的《常懷憂思圖自強》也不是“寫出來”的,而是經過一番調查,思考、推敲、研究出來的成果,他見證了駐馬店人保持清醒憂患意識、正視自身問題、居安思危、不甘人后的歷史腳印。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強調,越是形勢好的時候,我們越要有憂患意識,越要居安思危。省委書記盧展工說,《常懷憂思圖自強》一文很好,好就好在突出了清醒憂患,他希望駐馬店繼續保持清醒頭腦,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把各項工作做好。省委書記公開評價一篇文章,這并不多見。
《常懷憂思圖自強》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點題,從駐馬店人更應“居安思危”破題,深刻指出,駐馬店作為后發地區,更要搶抓機遇、積極向上、奮發有為。駐馬店人要時刻保持“先憂后樂”這種觀點,從認清事物的本質出發,不斷鞭策自己、警醒自己、完善自己。出于對駐馬店人的厚愛,一位省級領導親自撰寫了“小何平”文章《憂中奮起》,文章指出,“竹巖”的文章《常懷憂思圖自強》,自始至終體現了深刻的自警自省,字里行間滲透著強烈的憂患意識,激起我們的共鳴,引發我們的思考。善于居安思危、見微知著、以小見大、未雨綢繆,這是領導者必備的素質。只有增強憂患意識,才能做到積極作為、主動作為、有所作為。清醒來自憂患,動力來自憂患,激情來自憂患,奮進來自憂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最大的憂患是沒有憂患意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最大的問題是對問題缺乏警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是一句老話,也是一個真理,我們應該牢記。
“竹巖”到底是誰?是什么意思?至此仍無明確的答案。
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簡單地說,國人在做一些事情時,總要講個“名正言順”??v觀“十八談”的作者命名,都是從每個城市的主題入手,作了人性化的考慮,盡量做到切合實際,貼近生活,突出特色。比如,既突出地域特征,又顯示時代發展理念,洛陽的洛實、信陽的信念、周口的周道、商丘的尚(商)志、鶴壁的和(鶴)同就是如此;南陽的宛言則以地方簡稱與新聞發言人組合。取一個名字看似簡單,但能夠做到直達心意,卻是一件難事!“竹巖”也不例外。
駐馬店首先是一個驛站,但社會認同率不高。歷史上全國的驛站畢竟太多了,如果用駐馬店的首字“駐”字加后綴,編出兩個字的名字,因為發音問題,很難找到一個讀起來不讓人產生歧義的合適的名字。為此,當事人反復推敲了十幾個名字,比如“祝平”表示駐馬店平安,但容易引起誤解,好像是駐馬店一直不平安一樣,而“祝你平安”稍顯平淡;“朱言”好像是紅色的語言,不像是平民化視角。討論到此,無果而終。這時,《河南日報》的一名資深編輯提議,駐馬店不是有個竹溝嗎?用“竹巖”不是很好嘛!大伙兒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竹巖”“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竹溝精神、紅巖精神”,也有“駐馬店發言人”和“駐馬店的聲音”的寓意。誕生于抗戰時期的“熱愛祖國、不怕犧牲、艱苦奮斗、克敵制勝”的竹溝精神,是我黨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紅巖精神是革命烈士對共產主義信念執著追求的高度概括,重慶市委將其概括為“愛國、奮斗、團結、奉獻”。發揚“竹巖”精神,堅持科學發展、務實發展、趕超發展,一定會為駐馬店富民強市、加快崛起注入無窮的精神力量。
駐馬店寫“十八談”,以有“小延安”之稱的確山縣竹溝革命老區為代表,命名為竹(竹溝)巖(言),大概源于此。也有人說,紛亂的事物蘊含著淺顯的道理,復雜的問題其實預示著簡單的結論,“竹巖”就是“巖石上的竹子”或者“竹子長在巖石上。”明代有人著《竹巖集》,網上百度一下,有人畫過竹巖圖,一種長在巖石上的竹子,一樣清高挺拔、傲視嚴寒,一樣眉清目秀、秀色可人,如果說“竹巖”如此,那就更難能可貴了。“竹巖”精神不正是駐馬店人不卑不亢、不屈不撓、堅忍不拔、永不停滯精神的真實寫照嗎?“竹巖”因“何平”而起,因“何平”而生,“竹巖”也必將把“何平”精神發揚光大,為中原崛起、河南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概言之,所謂“竹巖”,就是在建設中原經濟區中,表達一下“駐馬店的聲音”。這種聲音是為實現富民強市、加快崛起助威加力的。當然,起一個好名字、寫一篇好文章,打造一個好載體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持續探索走出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下好中原經濟區這盤大棋,把文章中所談所思所想真正落到實處,惠及于民。(作者系駐馬店日報社編委委員)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