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論文

新十八談·主導篇

2014-05-23 09:26 來源:駐馬店新聞網 責任編輯:guanli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強工興豫何 平天地為爐,造化為工;千變萬化,澤惠蒼生。文明滋長之時,經濟昌盛之世,誰開暗夜之光?誰探油海之藏?誰擎飛天之夢?誰織信息之網?物質豐富,賴工業制造之琳瑯滿目;天下競雄,演產業奮進之金戈

強工興豫

天地為爐,造化為工;千變萬化,澤惠蒼生。文明滋長之時,經濟昌盛之世,誰開暗夜之光?誰探油海之藏?誰擎飛天之夢?誰織信息之網?物質豐富,賴工業制造之琳瑯滿目;天下競雄,演產業奮進之金戈鐵馬。

積貧積弱、救亡圖存之秋,“睜眼看世界”的先驅曾念念在茲,刻骨銘心,“中國他日必以工立國”,“強國必先強工”,憂患深沉的呼聲穿越時空。

時光荏苒。今天,建設中原經濟區,新型工業化是推進“三化”協調的主動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主力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戰場。

既要“長大”,又要“長壯”;既要“制造”,又要“創造”;既要“邁開大步”,又要“綠色低碳”……強工興豫的恢弘樂章和諧奏響、音律鏗鏘。

強工興豫,做大做強是方向。傳統項目,點石成金;新興產業,挖金鑿銀;產業多元,結構均衡;以工補農,以產興城,漸入佳境。

強工興豫,集約集聚是根本。寸土寸金,向集約要效益;尺水尺玉,靠智慧得收成。要依托資源不依賴資源,利用資源不浪費資源。

強工興豫,創新創造是動力。向科技要資源——循環、再生;向治污要山水——凈化、美化;向創造要環境——近悅、遠來;向創新要未來——新型、轉型。

滄海橫流,摩云有志。“工信”的《新型工業化 主導譜新篇》,談感悟、講大局、擺成績、找差距,站在“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高度,實事求是地表達了河南工業的新興和喜悅,清醒冷靜地道出了河南工業的問題和隱憂,滿懷責任地闡明了河南“三化”上“主導”二字重千鈞的內涵和分量,通篇彰顯著舍我其誰的氣概,高揚著奮發有為的精神。

太行為琴,主導高歌奏美曲;黃河為弦,強工興豫譜新篇。

新型工業化 主導譜新篇

(一)中原崛起,河南振興,“三化”為途,工業主導。

省第九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建設中原經濟區,走好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新型工業化是主導。

(二)工業承載富強夢,“主導”二字重千鈞。

“主”就是當主力、行主動、唱主角;“導”就是領導、先導、引導。“主導”就是解決發展的主要矛盾,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帶動性、決定性、戰略性。

工業主導大計既定,“三化”之路越走越寬。省委書記盧展工指出:“在中原經濟區建設實踐中,工業的發展首當其沖,工業化上不去,其他化都很難上去。”

(三)走“三化”協調新型工業化主導之路,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河南發展作出的戰略部署,是順應河南工業化階段性特征的重大決策,是歷屆省委、省政府持續好的思路、不斷探索和把握傳統農區工業化規律得出的寶貴經驗。

(四)工業強則百業旺,工業強則中原興。自從蒸汽機冒著白汽撞開工業化大門,工業文明將人類社會帶入了一個新的紀元。在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舞臺上,一個經濟體要保持持續向上的發展態勢,關鍵是找準一條符合區域經濟規律和自身實際的工業化道路。對河南而言,必須緊緊抓住新型工業化這個牛鼻子。

新型工業化之“新”,新在堅持做大總量和優化結構并重,新在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新興科技與新興產業融合,新在推動生產規模由小到大、產業鏈條由短到長、產業層次由低到高、企業關聯由散到聚。

跳出工業看工業,我們追求的新型工業化之“新”,也在支撐新型城鎮化、帶動新型農業現代化,真正實現“三化”協調。

新型工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前提。通過新型工業化主導,讓工業反哺農業,“化”傳統農業為現代農業,“化”農民為市民,“化”鄉村為城鎮,從根本上破解“三農”難題。

(上接第一版)新型工業化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支撐。當今社會,工業化和城鎮化是一對孿生兄弟,相容共生,新型工業化推進產業集聚、人口集中,使更多的城鎮居民有活干、有錢賺。

新型工業化是破解新老“四難”的必由之路。新型工業化,為破解“四難”提供充分的資金、技術、裝備等保障和支持,使我們的環境更宜居、生態更美好、人民更富足、社會更和諧。

新型工業化是科學發展的決定力量。新型工業化追求不以犧牲生態和環境為代價、加速科技進步的跨越式發展,對建設中原經濟區具有決定性意義。

(五)事非經過不知難。在工業化發展道路上,我們體味過多少刻骨銘心的糾結,也由此催生出多少入木三分的感悟。

從新中國成立之初,洛陽燃起共和國重組工業版圖的熊熊火炬,到上世紀70年代,中國鄉鎮企業發源地回郭鎮,迸發出“偉大的光明燦爛的希望”;從堅持工業、農業“兩篇文章”聯手做,工農業并舉擎起“20面紅旗”,到以工業化為先導,大力推進“三化”進程;從“農業先進、工業發達”邁出新步伐,到建立“三化”協調發展試驗區……

當興省之路逐步廓清,高擎工業主導大旗的河南人義無反顧地踏上推進工業化的宏偉征程。河南,已從一個傳統農業大省成長為世人矚目的經濟大省、新興工業大省。

食品工業興工惠農,連續五年位居全國第二,“天下糧倉”嬗變為“國人廚房”;

裝備工業創造卓越,中信重工、宇通客車、鄭煤機…… “河南制造”正裝備中國、走向世界;

有色化工領跑業界,鋁鉬加工行業扛鼎,煤鹽化工國內領先;

紡織工業華麗轉身,棉紗產量全國第三,服裝集群星羅棋布,鄭州成為全國女褲之都;

龍頭企業蓬勃發展,河南煤化躋身世界500強,平煤神馬、雙匯等“工業名片”更加閃亮,富士康、奇瑞汽車等大項目正加快推進;

……

今日之河南,正處于由工業化中前期向中期加速推進的關鍵階段,其中一條彌足珍貴的經驗就是:必須扭住新型工業化這個富民強省的根本須臾不可放松。過去我們靠工業起家,現在靠工業當家,今后發展更要靠工業發家。

(六)“主導”面前有差距,成績背后現隱憂。河南是農業大省,但農民增收緩慢;是工業大省,但成千上萬的農民工卻離鄉打工;是GDP大省,但人均財政指標卻與大省地位極不相稱……說到底,這些表象背后是工業硬實力不足,對經濟發展的主導作用發揮不夠,在我們前進的路上,盤踞著低、弱、少、散、欠五大“攔路虎”。

產業層次低。資源環境約束緊,節能減排任務重,“原”字號產品多,終端產品少,大路產品多,知名品牌少;

創新能力弱。研發機構少,科技投入不夠,高新產業與發達省份的差距很大;

工業巨人少。“灌木多,大樹少”,論企業個頭比不上東部沿海,每萬人擁有民企數量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產業布局散。統籌規劃不夠,低水平建設重復,“小而全”、“小而散”、“集而不聚”現象未徹底改變;

服務欠賬多。主管部門撤并變化多,職能分散弱化,多頭管、無人管,長期困擾著工業發展轉型。

(七)這問題、那問題,歸根結底要在領導方式轉變上找問題。

對“主導”認識不深,視野不寬。習慣開順風船對水下暗礁研判較少,在“緊運行”中對轉型提升持續得不夠;習慣于“點”式發展,不善于在集群發展、鏈式發展中尋找機遇、拓展空間。

對新型工業化規律學習不深,把握不力。習慣于用行政命令推進工業化,不善于用市場經濟的手段解決產業和企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不會“拿來主義”,不善于“借雞下蛋”、 “借腦生財”、“借梯登高”。

服務意識不強,效率不高。習慣于當“婆婆”,管得多,服務少;書面強調得多,深入落實得少;有的問題想到了,還沒有去做,有的服務項目做了,但還沒有做好。

(八)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該怎么辦?提升工作理念,轉變領導方式,扭住“主導”不放,帶動全局發展。比一流省份,我們的差距在工業,出路在工業;找自身不足,我們的潛力在工業,希望在工業。

省長郭庚茂強調:“通過強化新型工業化主導,來提高綜合經濟實力和競爭力。”

(九)做好新型工業化這篇大文章,重點要處理好“五種關系”:

發展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系。傳統產業,我省有基礎、有優勢,是“寶藏”,在某些領域是落后,但落后也意味著潛力和空間。新興產業,我省有容量、有市場,是“希望”,高科技產業是“新興”,外向型的、勞動密集型的,只要不是落后的,也是“新興”。

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需要新興產業的技術支持,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需要傳統產業的需求支撐,二者難以分割,不可偏廢。傳統產業在相當一段時期內,仍是我省工業經濟的主體,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是“十二五”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

做大總量與調整結構的關系。人口全國第一,工業總量只是全國第五,擴大總量仍然是工業發展的當務之急。避免“下行不轉”,防止“未轉先倒”,既要做大,又要做強,在發展中調整,在發展中提升,在發展中轉型;

承接產業轉移與本地產業對接的關系。要搶抓機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同時要立足當地實際,搞好融合對接,構建科學合理的區域生產網絡;

破解資源環境制約與要素集約利用的關系。認真研究“無地自容”怎么辦、“無中生有”怎么搞?不能一邊聽任寶貴資源極度緊缺,一邊揮霍浪費;

政府管理創新與發揮市場配置作用的關系。有所為、有所不為,堅持做大做強實體經濟,趨利避害用好虛擬經濟。

 (十)“三化”協調正春風,工業主導勢如虹。做好新型工業化這篇大文章,當前要緊緊圍繞“五個主導”,爭創工業新優勢。

(十一)科學運作求主導。頂層設計,科學操作,下大力氣推進“龍頭帶動、錯位競爭、技改提升、集聚集約”。

龍頭帶動,就是培育和引進兩手抓,一手抓培育提升本土龍頭企業,一手抓引進輻射力強的大企業、大項目,帶動上下游產業完善和中小企業配套,實現鏈式發展。

錯位競爭,就是按照“競爭力最強、成長性最好、關聯度最高”的原則,引導各地選準、抓好主導產業,實施項目、品牌、創新、服務“四個帶動”,實現特色發展。

技改提升,就是運用先進適用技術和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大產業鏈末端和價值鏈高端建設,節能降耗增效,實現精深發展。

集聚集約,就是增強產業集聚區載體功能,做強一批輻射帶動有力的產業基地,做優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做精一批充滿活力的特色園區,實現集群發展。

(十二)積極調整求主導。早調早主動,不調沒出路。

做大高成長性產業。以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工、建材等為重點,堅持龍頭帶動、基地支撐、高端突破,培育一批千億產業集群,把食品、裝備產業打造成萬億產業。

做優傳統優勢產業。以能源、化工、有色、鋼鐵、紡織服裝為重點,加快技術改造,提升工藝水平,開發精品、拉長鏈條,實現由賣材料向賣精品的轉變。

做強先導產業。以基礎條件較好的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生物醫藥、新材料為突破口,加強平臺建設和技術研發,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十三)開拓創新求主導。創新是發展的加速器、轉型的助推器,要敢闖敢冒、先行先試。

兩化融合是引領。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生產過程智能化、生產裝備數字化和經營管理網絡化,建設智能工業。

科技創新是引擎。加快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創新運用和人才集聚,大力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吸收再創新,實現創新驅動、內生增長。

質量品牌是方向。品牌是市場的通行證,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要大力培育具有自主品牌的大企業和“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打造一批全國性、世界性知名品牌。

機制創新是保障。以改革創新精神解決好工業管理和服務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讓產業轉型和發展活力競相迸發、創新與創造源泉充分涌流。

(十四)克難攻堅求主導。要緊扣工業發展難點,迎難而上,搶關奪隘。

解民營經濟發展之難。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扶持和培育一批骨干民營企業,形成百花齊放、萬木爭春的生動局面。

解煤炭安全生產之難。堅持強基固本、嚴格問責,堅決打贏煤炭企業兼并重組這場硬仗,持續提升煤炭本質安全水平。

解要素瓶頸制約之難。針對煤電油氣運、資金等要素緊缺趨勢,堅持開源節流,增加供給補缺口,綜合協調強保障,通企業經絡、壯產業軀體。

(十五)優化服務求主導。服務無止境,長效是關鍵。

以真情服務企業。構建企業服務長效機制,形成企業服務網絡,實現有機構服務、有專人服務、有手段服務。

以真做服務企業。設立首席服務員對企業一對一貼身服務;開通服務熱線架起政企溝通橋梁;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快速響應,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以真效服務企業。堅持“一企一策”、“一個項目一個推進機制”,具體抓、抓具體,營造“安商、親商、尊商、富商”的良好氛圍。

(十六)中原大地正在奔涌著新的工業浪潮,她不犧牲糧食和農業,呵護生態和環境,她創造新的生產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文明理念,豐富著中原文化的內涵,讓中原百姓的笑容更加燦爛。

(十七)工業化激發人類創新創造的壯志雄心,工業化推動時代車輪滾滾前進。

沿著“三化”協調新型工業化主導之路走下去,必將譜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新的壯麗篇章!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南区| 永嘉县| 汝阳县| 怀柔区| 建湖县| 惠州市| 进贤县| 昌黎县| 新密市| 夏邑县| 弥渡县| 大安市| 平塘县| 清新县| 云梦县| 上栗县| 建湖县| 宁城县| 夏河县| 荃湾区| 义马市| 鲁山县| 肇州县| 江孜县| 峨眉山市| 沂源县| 太原市| 老河口市| 明光市| 蒙自县| 高淳县| 荆门市| 青河县| 绥中县| 乳山市| 武鸣县| 普定县| 沾益县| 三穗县| 松潘县| 宜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