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論文

新十八談·引領篇

2014-05-23 09:26 來源:駐馬店新聞網 責任編輯:guanli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引入化境何平當我們飛上一個高度,俯瞰中原這一片熱土,千里沃野、盡收眼底,村村落落、星羅棋布,城市點點、宛若明珠,不由得心生萬千感慨:華夏祖地,振興意濃;“三化”大省,崛起任重。中原經濟

引入化境

何平

當我們飛上一個高度,俯瞰中原這一片熱土,千里沃野、盡收眼底,村村落落、星羅棋布,城市點點、宛若明珠,不由得心生萬千感慨:華夏祖地,振興意濃;“三化”大省,崛起任重。

中原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之方略,世人矚目;省九次黨代會勝利閉幕,萬眾鼓舞。持續探索“兩不犧牲”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擂響了戰鼓;強化新型城鎮化引領,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繪就了藍圖。

糧食要保,企業要上,土地供給剛性制約,惟有新型城鎮化引領才能騰挪發展空間,突破發展瓶頸。

要素需“流”,配置需“活”,農與非農割裂猶存,惟有新型城鎮化引領才能打通資源通道,激發澎湃動力。

農業基礎,工業主導,一產二產做大做強,惟有新型城鎮化引領才能協調“三化”發展,帶動全局跨越。

強化新型城鎮化引領,發展所需,責任所系,使命所在。

強化引領,創新當先。我們正在前行的道路,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學,沒有成功的模式可搬,要在“求新”上先行先試,必須思想解放,觀念更新,能力大提升,實現大突破。

強化引領,規律務循。我們正在探索的道路,不是脫離實際的空談,不是沒有規律的夢想,要在“求是”上勤加研究,必須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尊群眾意愿,戒大轟大嗡。

強化引領,實效為重。我們正在持續的道路,需摒棄一蹴而就的盲動,摒棄表面文章的花哨,要在“求效”上狠下工夫,必須腳踏實地,持之以恒,求量更求質,務實更務效。

建社的《新型城鎮化 引領新輝煌》一文,站在歷史與現實的坐標上,談新型城鎮化是引領之急、之要、之重,讓我們頭腦更加清醒,思考更加深刻,行動更加堅決。

積跬步,以至千里,引領是開拓視野、實現夢想的必經之路;積小流,以成江海,引領是提升境界、潛移默化的長河韜映。觀宇宙之大,察品類之盛,堅持新型城鎮化引領,就一定能把中原經濟區建設引入“三化”協調新化境。

新型城鎮化引領新輝煌

建社

(一)城市,人類文明薈萃的海洋;農村,充滿泥土芬芳的故鄉。

拓土而耕,筑城而居。古往今來,城與鄉的碰撞、溝通、激蕩、博弈,構成一幅波瀾壯闊的城鎮化歷史畫卷,交織成一部濃縮的人類發展史。

(二)當我們把目光聚焦于腳下這片名都相望、城垣相疊的大地,我們不禁深深地感喟,100多年前馬克思曾預言的“現代化的歷史就是鄉村城鎮化的歷史”,正在被中原城鄉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的滄桑巨變所印證。

(三)消除城鄉二元,縮小城鄉差距,讓深受鄉村恩澤的城市反哺農村,讓世代躬耕隴畝的萬千農民過上像城里人一樣的生活,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命題,更是重大的政治問題。

在統籌城鄉、推進城鎮化的道路上,我們探索的步伐從未停歇。

從“八五”到“十一五”,從“十八羅漢鬧中原”到“三頭并舉”,從“中心城市帶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到城鄉一體、產城融合……一次次重大抉擇,始終貫穿一條不變的“主線”——促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正是這條“主線”,讓河南的城鎮化發展始終步履沉穩而矯健。

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十一五”全省城鎮化率年均增長1.8個百分點,城鎮人口接近4000萬,城鎮化駛入快車道。

城鄉建設質量逐步提升。中心城市柱石更堅實,中小城市基石更牢固,小城鎮建設如火如荼,新型農村社區試點漸次推進。

城鄉一體快速發展。城鄉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正在走向統籌規劃、協調發展……

(四)河南是中國的縮影,河南的發展關乎中國現代化的全局。

“謀河南的事,解中國的題”——省委書記盧展工在省九次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指出,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

建設中原經濟區,走好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新型城鎮化是引領。

(五)“三化”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相互依存,互促共進。新型城鎮化引領,是在強工興產支撐下的引領,是在穩糧固農基礎上的引領,是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引領。只有發揮好新型城鎮化的引領作用、新型工業化的主導作用和新型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作用,“三化”才能科學發展、協調推進。

轉變發展方式,新型城鎮化引領是著力點。我省三次產業比例不合理,三產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占生產總值比重遠低于國際水平,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上接第一版)要實現全省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人口、產業、土地、資金等要素在農業和非農產業之間、城市和鄉村之間優化配置,關鍵要靠新型城鎮化來引領。

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新型城鎮化引領是增長點。未來發展最大的內需動力在城鎮化,最雄厚的投資潛力也在城鎮化。每增加1個城鎮人口,可帶動1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帶動3倍于農民的消費支出。到“十二五”末,我省城鎮化率在48%以上,可帶動1萬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和數以千億計的消費支出。

統籌城鄉發展、破解“三農”問題,新型城鎮化引領是切入點。我省農業比重大、保糧任務重,“三農”是制約“三化”協調發展的最大癥結,人多地少是制約“三化”的最現實問題。只有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才能破解用地剛性需求與保護耕地硬性約束難題,拓寬工業發展與城鎮建設空間;才能減少農村人口,推動農業規模化生產和組織化經營,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綜合生產能力。據測算,我省城鎮化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以轉移農村人口100萬人、節約建設用地22萬畝以上就是很好的明證。

(六)一頭連著新型工業化,一頭連著新型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擔當起引領“三化”協調科學發展、支撐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歷史重任。

“三化”為途,新型城鎮化引領是基于河南省情的必然選擇,是我們結合實際主動探索發展新路的重大創舉。城鎮化水平低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各種矛盾的聚焦點,既有工業化動力不夠強勁的制約,更有城鎮化自身引領不足的軟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都能從城鎮化水平不高的現實中找到答案。強化新型城鎮化引領,就抓住了擴內需、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的“牛鼻子”。

“三化”為途,新型城鎮化引領是基于先進理念的科學決策,是我們更加自覺推進城鄉發展的生動實踐。美國著名學者雷利認為,一個城市對周圍地區的吸引力,與它的規模成正比。德國經濟地理學家克里斯特勒認為,中心城市依靠更加完善的綜合服務功能,能吸引產業和人口集聚。產業興城市興,城市強產業旺。全省180個產業集聚區的建設,充分體現了產城融合、產城互動的規律,為城鎮化注入動力和活力。

“三化”為途,新型城鎮化引領是基于發展階段的科學定位,是我們對現代化發展規律的準確把握。從發達國家和東部沿海地區的經驗看,在工業化初期,項目建設帶動城市發展;在中后期,城市以完善的功能和服務吸引項目落地。目前,我省已進入深化改革開放、推進轉型發展、加快崛起振興的新階段,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有了資本,成為必然,只有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實現富民強省。

(七)成績有目共睹,但前行遠非坦途。走好以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道路,繞不過的是道道鴻溝,橫亙在前的是條條桎梏。

引領之憂,“憂”在總體水平低。39.5%的城鎮化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中心城市輻射不強,中小城市支撐不夠,小城鎮帶動不力。

引領之困,“困”在資源環境約束緊。16.7萬平方公里土地,近1億人口繁衍生息。人口眾多、空間狹小、資源緊缺,城鎮化發展面臨壓力越來越大。

引領之痛,“痛”在城鄉二元結構突出。6000多萬人生活在農村,農民人均占有生產要素少,享受公共服務水平低,部分地方“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

引領之難,“難”在民生改善欠賬多。看城市,“車多了,交通擁堵;人多了,垃圾圍城”。看鄉村,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亟待改善。

(八)憂、困、痛、難,固然有人口多、底子薄、基礎弱、發展不平衡等基本省情的客觀因素,也與思想保守、觀念陳舊、創新不夠息息相關,歸根結底在于領導方式的粗放、體制機制的羈絆、管理方式的落后——

視野不寬,不明思路。有的只見“重點論”,不見“兩點論”,就農村說農村,就城市論城市。推進城鎮化,表象看得多、趨勢看得少,工業看得多、農業看得少,城市看得多、農村看得少。

認識偏頗,不分輕重。有的只看“眼底事”,不看“大方向”,就一事論一事,就一地說一地。推進城鎮化,重瑣事、輕大局,重建設、輕管理,重“化”農村的土地、輕“化”農民為市民。

縮手縮腳,不善運作。有的只會守成規,不會謀發展,文件落實文件,會議落實會議。推動城鎮化,有多少錢、辦多大事,不會用市場手段四兩撥千斤;照套標準,按部就班,不善于集中力量辦大事。

凡此種種,阻礙發展;振衰起弊,方能大步前行。

(九)省長郭庚茂指出,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對于我省來說,做好新型城鎮化這篇大文章,就能夠舉綱帶目、帶動全局。

循規律,善謀劃;轉方式,促跨越。領導的水平,決定著“引領”的水平。以新型城鎮化引領,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轉變,關鍵在于領導方式的轉變。

(十)轉,著力全局發展,以構建現代城鎮體系化解引領之憂。

思路清,大局定,全省18個省轄市全部納入中原城市群統籌規劃布局,完善交通一體、產業鏈接等聯動發展機制,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地區中心城市、縣域中心城市、中心鎮、新型農村社區五級城鎮體系,支撐中原經濟區磅礴前行。

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復合式發展。建設鄭汴新區,做大做強鄭汴都市區,增強全省核心增長極的區域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

中心城市組團式發展。吸納帶動周邊基礎較好的縣城、縣級市和特定功能區一體發展,培育整體競爭優勢,發揮輻射帶動主導作用。

中小城市內涵式發展。全面提高城市資源利用效率、基礎設施水平、人居環境質量和城市人文素質,提升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和綜合承載能力。

小城鎮集聚式發展。發揮小城鎮統籌城鄉的重要節點作用,著力推動土地集約利用、人口集中居住,基礎好的發展成為小城市,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輻射能力和帶動農村發展能力。

新型農村社區積極穩妥發展。科學規劃,就業為本,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整合村莊、土地、人口、產業等資源要素,促進農業規模經營、農民多元就業,改善生活環境和生產條件。

(十一)轉,務于先行先試,以改革創新突破引領之困。

敢拼會贏,動力強勁。新型城鎮化引領,就要創新機制體制,破解現實難題。

突破瓶頸潛力大。資金有限而渠道無限,著眼緩解城鄉建設資金困難,逐步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方投入、上下聯動的運行機制;空間有限而發展無限,以內涵式發展為城鎮化開辟新的發展空間,釋放土地蘊涵的巨大能量。

增強動力全盤活。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加快產業向城鎮集聚、人口向城鎮轉移;完善城市生產性、生活性、創新性服務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綜合競爭力。

(十二)轉,基于務實重干,以強基固本消弭引領之痛。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新型城鎮化引領,關鍵在做、關鍵在實、關鍵在效。

穩固支撐乾坤轉。強化高速公路網、快速鐵路網、堅強電網、信息網、水網和生態系統等基礎支撐體系建設;加強城鎮交通、市政、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破除二元天地寬。壯大產業規模,創造就業崗位,創新政策措施,解決進城農民的就業、戶籍、住房、子女入學、社會保障等問題。在農民身份轉變的同時,帶動觀念的轉換、習慣的轉變、素質的提升。

(十三)轉,重在持續為民,以改善民生破解引領之難。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新型城鎮化引領就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讓城鄉居民共享發展成果,這是每一位城鄉建設、管理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

加快住房建設。建好保障性住房,解決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城市新就業職工和進城務工人員住房問題,是最大的惠民工程。保障性住房建一套,就是一家人的保證,“十二五”期間要建設210萬套保障性住房,以一家三口計,將解決630萬人住房困難。

優化人居環境。加快改造城市舊城區、城中村、棚戶區和農村危房,加強精細化管理,提升文化內涵,提高運行效率,讓老百姓居住安心、工作放心、生活舒心。

(十四)城里的月光,點亮田園的夢想。19世紀末英國社會活動家霍華德提出了著名的田園城市理論,倡導建設規模適度的城市組群,四周環繞永久性農業地帶,把城市生活的優點同鄉村的美好環境和諧地結合起來。

人在青山碧水間,大城小鎮嵌田園。有中原城市群的強力支撐,有中心城市組團式發展、中小城市內涵式發展、小城鎮集聚式發展和新型農村社區積極穩妥推進,古老的中原大地一定成為具有田園城市風格的大都市區和“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示范區。我們有美好的愿景,更有必勝的信心。

(十五)前景美如畫,引領趁東風!

大機遇帶來大發展,新時代鑄就新輝煌!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坪县| 故城县| 仪陇县| 萝北县| 内丘县| 资溪县| 石狮市| 万州区| 和静县| 张北县| 白城市| 哈尔滨市| 营口市| 呼和浩特市| 通许县| 浦县| 沅江市| 中山市| 新建县| 甘南县| 万荣县| 加查县| 梁平县| 汾西县| 万宁市| 江源县| 揭东县| 宜兰县| 蓬溪县| 旅游| 福清市| 安宁市| 寻甸| 民权县| 曲靖市| 丰宁| 苗栗市| 西和县| 右玉县| 深州市| 高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