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扶持引導 推動民辦教育蓬勃發展
摘要: □ 李 華近年來,市教育局按照“優化公辦、發展民辦、引資外辦、多方籌辦”的工作思路,把發展民辦教育作為擴大教育資源總量、改善辦學條件、推進城鎮化進程的重要舉措,先后出臺了支持民辦教育發展
□ 李 華
近年來,市教育局按照“優化公辦、發展民辦、引資外辦、多方籌辦”的工作思路,把發展民辦教育作為擴大教育資源總量、改善辦學條件、推進城鎮化進程的重要舉措,先后出臺了支持民辦教育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大力開展教育引資,初步探索出一條發展民辦教育的新路子,促進了全市民辦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目前,全市共有各級各類民辦教育機構637所,市教育局也連年被省教育廳評為民辦教育先進單位。
我市民辦教育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末,經過20多年的發展,初步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學前教育到義務教育,從高中教育到職業教育,從亂辦學、濫辦學到規范管理、規模辦學,再到注重質量、優質辦學的轉變。回顧我市民辦教育取得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以優惠政策促民辦教育快速發展。市政府出臺《關于大力發展社會力量辦學的若干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優化民辦教育發展的意見》以后,各縣區競相制定貫徹落實措施。平輿縣率先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積極引進外來資金和民間資金興辦民辦學校。在平輿經驗的推動下,泌陽、上蔡、西平、汝南、正陽、新蔡、遂平也紛紛出臺優惠政策。正陽縣政府劃出最好的地段,開出最優惠的價格引資辦學。西平縣制定了民辦學校檢查準入制度,不經縣主要領導批準,縣直各部門不得到民辦學校亂檢查、亂罰款。
“兩免一補”和生均公用經費得到落實。從2005年開始到2008年,國家對農村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實行“兩免一補”政策,我市的民辦學校都享受了這一政策。從2009年開始,國家確定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市、縣區財政每年預算4900多萬元,順利解決了我市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生均公用經費和困難學生的住宿補助費及取暖費。2011年,市政府劃撥5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鼓勵全市發展學前教育。據統計,自2005年以來,市、縣區財政為我市民辦學校解決“兩免一補”和生均公用經費累計超過2.2億元。
解決民辦學校教師編制,穩定了教師隊伍。2011年暑假,在市教育局的多方努力下,市教育局、財政局、人社局、編辦和開發區管委會聯合下文,為駐馬店敬業高中一次性解決50名教師編制,解決了困擾敬業高中十幾年的辦學難題。平輿縣政府發文規定:民辦學校同公辦學校一樣,面向社會招聘教師,對進入民辦學校任教的公辦教師,實行“三不變、一流通”,即公辦教師在民辦學校工作期間公辦的身份不變、人事管理的隸屬關系不變、調資晉級和評先評優的資格不變,可以在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之間互相調動。目前,平輿縣有973名公辦教師在民辦學校任教。截至2011年底,全市在民辦學校任教的公辦教師達3478人。
調動社會積極性,招商引資辦學成效卓著。2005年以來,全市民辦教育引資辦學累計超過15億元。目前,全市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民辦學校有65所,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民辦學校有48所。2010年,全市新建、擴建民辦學校77所,規劃用地1102畝,規劃總投資4.16億元。2011年,市教育局引資1.13億元,在駐馬店市職教園區興建駐馬店科技學校,已經市政府批復。2012年,全市投資較大的民辦教育項目有8個,計劃投入資金3.88億元。
總結我市民辦教育取得的成就,我們有著深刻的體會:
一是民辦教育發展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民辦教育的蓬勃興起和快速發展,減輕了政府的辦學壓力,吸納了社會閑散資金,拓寬了辦學渠道,擴大了教育總體規模,打破了由政府包攬辦學的舊體制,建立了以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各界參與的多元化辦學新格局,有效地擴大了教育投入,使教育資源總量迅速增加,推動了全市教育事業的發展。民辦教育的興起,催生了我市一大批民辦學校,其中有不少民辦學校已成為天中教育的品牌。
二是民辦教育發展激發了教育活力。我市民辦教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靠的是良好的發展環境和靈活的辦學機制。很多民辦學校為了在競爭中取得優勢,選擇了靈活的運行機制。他們在內部管理上實行民主決策、用人上實行公開招聘、分配上實行績效掛鉤,充分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民辦教育的這些管理模式在我市教育領域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使公辦學校的運行機制發生了根本變化,使教育內部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推動了全市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三是解決了外出務工人員留守子女的就學難題。隨著農村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的增多,他們的子女入學和管護出現困難,留守子女得不到有效的關愛和良好的教育,容易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成為外出務工人員的一塊心病。廣大外出務工人員渴望能有一些優質的寄宿式學校,滿足留守子女的生活、教育問題。民辦教育較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截至目前,全市民辦中小學校共接收寄宿制學生142200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留守子女130760人。
四是民辦教育拉動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平輿縣為例,平輿縣54所民辦學校中有37所集中在縣城,而這些學校大部分是寄宿制封閉式管理,一些學生家長為了方便子女上學,紛紛在縣城買房定居,既推動了城鎮化進程,又加快了縣域經濟發展。城區優質民辦教育的發展,吸引了農村學生進城就讀,也帶動了學生家長進城務工、經商。該縣進城務工、經商和從事公益崗位的農民有4萬多人。2010年,平輿縣生產總值93.74億元,是2005年的2.19倍,其中民辦教育發展對生產總值的貢獻份額達6.2%。
五是大力發展民辦教育是欠發達地區教育發展的可行之路。欠發達地區具有的共同特點是經濟發展滯后,財力有限,政府對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資源薄弱,教育投入不足與教育需求增長的矛盾突出。欠發達地區教育要走出困境,只有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實行以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各界參與辦學的新體制,才能集社會之力、民間資本投入教育,全面推動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作者系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