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領導活動和會議報道“活”起來
摘要: □ 李一帆 領導活動和會議報道在地方黨報中分量較重,但綜觀以往會議報道情況,程式化傾向嚴重,不僅受眾不愿看,也影響了報紙的形象,由此可見,會議報道的改革十分必要。 一、“求新”、&ldqu
□ 李一帆
領導活動和會議報道在地方黨報中分量較重,但綜觀以往會議報道情況,程式化傾向嚴重,不僅受眾不愿看,也影響了報紙的形象,由此可見,會議報道的改革十分必要。
一、“求新”、“求活”是領導活動和會議報道的必然要求
改進新聞報道文風關鍵要“說實話、說新話、說老百姓的話”。改進領導活動和會議報道也是如此。新聞寫法不新,報道不活,就會失去讀者,感染力影響力必然受限制,宣傳效果就會打折扣。
探索領導活動和會議報道的新辦法,其核心是樹立群眾觀點,增強新聞報道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作為市委機關報,傳達市委的決策部署,是市委的施政綱領,是風向標,是信息源。因此,要把領導聲音和群眾需求結合起來,選準結合點和切入點,在求新上下真功夫。
求新,永遠是新聞報道的追求。領導活動和會議報道同民生新聞一樣,只有擴大讀者覆蓋面,才能增強影響力,達到預期的宣傳效果。這些年來,無論報紙還是電視上,有些“板著面孔”的“填鴨式”的會議報道漸漸發生了變化。“某某會議召開”等缺乏新聞信息的會議報道少了,領導活動的新聞短了……面對媒體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新聞報道必須不斷改革創新,不斷提高輿論引導水平。
二、破解領導活動和會議報道難是大勢所趨
目前,不少黨報在辦報理念上還存在一些局限,突出的表現就是觀念保守,領導活動和會議新聞較多,有深度的報道少;大而長的文章多、信息豐富的少。按照長期以來形成的規矩,講話刊登多少,放在什么版位上,用多大的圖片,已形成了“規格”。媒體和記者片面地認為會議報道只要套用“幾日召開,某某出席,領導強調、指出、要求”模式即可,不必刻意創新。這種僵化的報道模式,讓人望而生厭。
改進會議報道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但如果記者不能轉變角色,順應改進會議報道的全新要求,寫出讀者愛看的新聞作品,改進會議報道就將成為無本之木。
三、讓領導活動和會議報道“活”起來的必由之路
會議報道應深入挖掘會議最有價值的實質性內容。
要用巧勁解難題。《河南日報》有一篇報道,寫的是鄭州交通銀行成立10周年慶典,有省、市領導參加,根據當時的規定這類活動屬于可報可不報的范疇。《河南日報》巧妙處理,說“一筆清茶,交行人慶祝了自己的節日,而將節省下來的20萬元慶典費用捐助了希望工程”,接著寫交行取得的成績和出席慶典的領導名字。這篇消息成功的奧秘就是挖掘會議里有價值的信息,滿足讀者需求。
要詳略得當,深淺適度。要從讀者關注的角度切入,突出新聞性,在內容和形式上創新,使新聞報道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比如,本報刊發的
再比如本報
總之,堅持政治家辦報和正確的輿論導向,要努力將宣傳任務和新聞規律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突出地市黨報的新聞性。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