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論文

“兩不犧牲”的莊嚴承諾

2014-05-23 09:30 來源:駐馬店新聞網 責任編輯:guanli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再論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之二何 平走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這既是建設中原經濟區的必然選擇,更包含著河南胸懷大局的莊

——再論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之二

走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這既是建設中原經濟區的必然選擇,更包含著河南胸懷大局的莊嚴承諾。

要想透析這份承諾的內涵、體味這份承諾的分量、讀懂這份承諾的價值,需要在中國、世界發展的立體背景下,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戰略時空中,全方位地審視河南、探究河南、謀劃河南。

(一)河南蘊藏著解讀中國發展的重要密碼。僅僅一年半時間,中原經濟區躍升為國家戰略,絕非偶然:人口過億、中部之中,經濟大省、文化厚重,華夏祖地、中國縮影……

“三農”問題,困擾已久;實現“三化”,夢寐以求;生態和諧,浸潤亦深。自古至今,發展和進步,一直是中華民族必須直面的重大主題;糧食和生態,始終牽動著國家長治久安的敏感神經。在中原這片廣袤的大地上,燃燒著由傳統邁向現代的火熱激情,蘊藏著解讀中國發展的重要密碼。

從強農興工“兩篇文章聯起做”、“兩個難題一起解”,到“兩不犧牲”、“三個新型”、“三化”協調,一路艱辛跋涉,一路沖關突破,一路欣喜收獲,河南走過的和正在走的這條路子,是改革開放以來全省人民持續探索的結果,是科學發展觀在河南的生動實踐。

正是有了“兩不犧牲”的莊嚴承諾,正是有了持續探索一條“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路子的不懈追求,正是有了“四個重在”的務實發展,中原經濟區才上升為國之方略。

在中國現代化道路走到一個新的重大節點之時,中原經濟區為中西部地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扮演著“探路者”的重要角色。

(二)河南正吸引著世界的目光。“讓世界共享中原經濟區發展機遇”——在龍年春天的博鰲亞洲論壇上,面對眾多中外政商領袖、境內外媒體,中部大省河南發出了熱烈的邀請和豪邁的宣言。

仿佛一個具有巨大魔力的磁場,中原經濟區緊緊吸引著人們關注的目光。美國《華爾街日報》一位資深主編頗有意味地感嘆,探究河南的發展道路,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繼富士康之后,又有百威英博、瑞士迅達、香港和記黃埔、日本NTN公司等世界500強企業直接或間接在河南省投資,至此,在我省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72家。

(三)河南的糧食是“國人口糧”。作為全國最重要的糧食主產區之一,河南糧食總產占全國的1/10,特別是作為“國人口糧”的小麥占全國的1/4,夏糧實現“九連增”,總產連續6年超千億斤。在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中,河南的貢獻和地位舉足輕重。

民以食為天。許多事情我們可以講一千個、一萬個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飯,就沒有半點理由。“飯”字半邊是“食”字,半邊是“反”字,沒有食就會反,這是一條歷史規律。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河南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糧食怎么保”始終是繞不開、躲不過的政治問題、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和民生問題。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能不能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河南的同志肩上是有責任的。”溫家寶總理連續99次到河南,每次視察的重點都是糧食生產。

糧食安全始終是國家安全的基礎。我國糧食供需長期處于脆弱平衡、強制平衡、緊張平衡的態勢,在“三化”同步協調推進過程中,解決好糧食問題是重中之重。確保國家糧食戰略安全,河南過去不曾動搖,現在不可動搖,將來也決不會動搖。

(四)河南的山川是“天下財富”。坐擁四大山脈、橫跨四大流域,懷抱遼闊的黃淮大平原,自古中原就是一塊有利于人類繁衍生息的好地方,連南貫北,承東啟西,不冷不熱,四季分明,山川秀麗,地肥水美,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屏障。

上蒼賜予的這方風水寶地,哺育了華夏民族最早的農耕文明。小麥的顏色早已融入了我們的膚色,天人合一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心靈之中。河南的寶貴財富是秀美山川,老百姓心里跟明鏡似的。優越的自然稟賦成就了河南歷史上曾有的輝煌榮光,“不竭澤而漁,不焚林而獵”,凝結著中原大地最古老和深長的智慧。

建設中原經濟區,農業和糧食,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生態和環境,只能提升,不能犧牲。這就要求我們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節約集約利用資源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嚴格污染物總量控制,實現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高效利用,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這是黨中央的諄諄囑托,更是1億中原兒女的莊嚴承諾。

(五)“兩不犧牲”是河南自身發展的需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有限的土地,只能解決溫飽問題,很難讓農民的口袋真正鼓起來,生活殷實起來,“一畝地里奔小康”,更是難上加難。

然而,當工廠的煙囪越來越密,馬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天空卻不再蔚藍,河流不再清澈,池塘里的蛙聲越來越稀落,美麗的田園風光離我們越來越遙遠。“穿名牌喝污水”,這樣的生活注定不可持續。

按照國家對河南下達的耕地保護任務,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的“底線”已咫尺眼前,糧食增產任務卻限時保量。踩著耕地“紅線”講安全,其實最不保險。我們必須嚴守“紅線”不過界,繃緊糧食這根弦。

16.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1億多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近600人,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多,這就是今天的河南。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和環境承載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資源難以為繼、環境難以為繼、民生難以為繼、發展難以為繼。

(六)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緊密相連。古羅馬哲學家奧勒留說:“無益于整個蜂群的,也無益于單只蜜蜂。”

“兩不犧牲”既是國家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需要,也是立足河南省情,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作出的重大決策。“兩不犧牲”是“三化”協調的前提和基礎,正是有了“兩不犧牲”的承諾,河南務實發展的形象才得以持續展現,“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寬。

(七)“兩不犧牲”體現著河南探索的獨特價值。最近有一本名為《對我們生活的誤測——為什么GDP增長不等于社會進步》的書頗為流行。書中談到:未來的幸福程度,取決于我們留給子孫后代的資源存量有多大。

放眼全國,提出“兩不犧牲”承諾的唯有中原經濟區。嚴峻的現實讓我們更加清醒:那種使耕地減少、糧食減產的路子,決不能走;那種靠過度消耗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路子,也走不通。我們開拓的“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的路子,是對正反兩個方面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從而在發展方式和領導方式上作出的自覺轉變。

放眼世界,在這樣一個人口密集、和希臘國土面積相近的省份,探索走出一條養活人最多、資源消耗較少、環境破壞程度較低的路子,本身就是對發展的貢獻、對進步的貢獻、對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貢獻,這個價值怎么估量也不過分。

(八)一諾重千鈞。“兩不犧牲”,責任如山,擔當爭先,境界高遠,自覺奉獻,是1億河南人對中央、對全國、對子孫后代迸發出的誓言。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軌道,一場新的偉大變革正以星火燎原之勢,重塑著這片古老土地的模樣,而那些生于斯長于斯的人們的命運,也正悄然經歷著亙古未有的改變。

(九)踐諾必先從農村破題。實踐證明:越是落后的地方,蘊藏的發展潛力越大;越是薄弱的環節,越容易實現新的突破。做到“兩不犧牲”,推動“三化”協調,就要先從最落后的方面抓起、最薄弱的短板補起。在河南,這場變革必然要從農村破題,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實現“兩不三新”的切入點和關鍵點。

浩浩中原,一場“山鄉巨變”正在風生水起。

“新型社區是我家,農村不比城市差”——這絕不是烏托邦式的空想,而是今天中原大地活生生的現實。

讓我們走進輝縣市常村鎮常春社區看一看:排排紅頂粉墻的樓房依山而建,一條碧波蕩漾的水渠玉帶環繞。飯店、超市、游泳池、文化中心、醫療中心、污水處理廠、垃圾中轉站一應俱全;居民家中,200多平方米的房間潔凈明亮,電腦、寬帶、燃氣、上下水應有盡有,社區居民過的是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

“建新型農村社區,不僅節約了50%左右的土地,更重要的是實現了城鎮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農業產業化、農民職業化,農民真正實現‘不離鄉不離土’、就地過上城里人的生活,這就是我們探索這條路子的真諦和要旨,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一位農業大市的書記清醒而堅定地說。

(十)牽住“三化”協調的“牛鼻子”。產區互動,城鄉一體,土地“流轉”,指標“漂移”……人多地少這一最突出的矛盾,倒逼出干部群眾更多充滿智慧的創新創造。

耕地往專業組織、種糧大戶集中,產業向集聚區集中,人口向新型農村社區集中,從而使農業和糧食有了最牢靠的保證,同時避免了農民重復建房造成的攀比和浪費,使生態和環境得以根本改善。

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以新型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可以激活各個領域、各個層面、各個環節的資源要素,使“三化”融為一體,相互促進,找到了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難題的辦法,架起了城鄉互動、共同富裕的金橋,讓“兩不犧牲”的莊嚴承諾落地生根,水到渠成。

(十一)承諾是“擴音器”,踐諾是“顯微鏡”。要讓最新最美的藍圖化為現實,說到底關鍵在做,說到做到,說好做好。

如果把承諾比作“擴音器”,那么踐諾就是一架“顯微鏡”。在這個“顯微鏡”下,思想認識的深淺,方式方法的優劣,高下立見,一覽無余。

承諾是“座右銘”,踐諾是“試金石”。也許,“兩不犧牲”之中有“犧牲”,但“犧牲”是為了“不犧牲”。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用局部的“犧牲”贏得全局的安定,用暫時的“犧牲”換來長遠的發展——

這樣的“犧牲”,是充滿自信的犧牲;

這樣的“犧牲”,是顧全大局的犧牲;

這樣的“犧牲”,是高度負責的犧牲;

這樣的“犧牲”,是凝聚力量的犧牲;

這樣的“犧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這樣的“犧牲”,高瞻遠矚,令人尊敬!

(十二)“莊嚴承諾”需勇氣,攻堅克難貴創新。

面對“兩不犧牲”的高標準、嚴要求,打造新型工業化的試驗區、新型城鎮化的示范區、新型農業現代化的先行區,干部的思想就必須更解放,創造性地處理好體制、機制和先行先試的關系,統籌好保糧、增收、過上好日子的關系,做給群眾看,領著大伙干。

我們正在走一條前人未走的路,“兩不犧牲”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循,是全新的課題,更是世界性的難題。敢破敢立是責任,勇于擔當是本領。20年前,鄧小平同志在南巡談話中提出了“三個有利于”的標準,至今仍振聾發聵。我們要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綠色發展為目標,大膽探索,勇于推進,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同時為改革者營造允許失誤、寬容失敗的環境和氛圍。

(十三)“莊嚴承諾”要牢記,履行諾言重持續。

承諾容易,踐諾最難。不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是我們發展的底線,也是河南的責任,更是國家的大局。這個承諾的重大意義,什么時候都不能看輕了、思淺了、想短了,而要從內心深處廓清了、認準了、拿穩了,堅定不移走下去。

“兩不犧牲”的承諾分量何其之重。全省1億人的吃飯問題要解決好,6000多萬農民的發展和出路要謀劃好,國家的糧食安全更要保障好,面對這樣的重擔,我們必須履行承諾、盡職盡責,千難萬難不松勁、持之以恒做下去。

(十四)“莊嚴承諾”是考驗,加快轉變是關鍵。

面對這條路子,為了莊嚴承諾,需要領導干部真正學明白、想明白、說明白、做明白;

面對這條路子,為了莊嚴承諾,需要領導干部對歷史負責,為現實探索,替未來打算;

面對這條路子,為了莊嚴承諾,必須堅持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一定要主動轉、加快轉,早轉早主動,晚轉必被動。

主動轉,就要摒棄“口頭上很重視、心里面不提勁、行動上隨大流”的消極心理;加快轉,就要克服種種顧慮,消除“等、靠、要”的痼疾,打破部門利益的阻力,大刀闊斧清除 “攔路虎”、“絆腳石”,將領導方式進一步轉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科學軌道上。

(十五)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兩不犧牲”的承諾,蘊涵著河南人的底氣,展現著河南人的骨氣,揮灑著河南人的大氣,洋溢著河南人的豪氣。

“兩不犧牲”的承諾,就是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平常之中的極強烈的責任感。

“兩不犧牲”的承諾,穩固的是“三化”協調之根,彰顯的是科學發展之魂,收獲的是厚生豐民之果,激蕩的是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時代強音。

藍天作證,大地傾聽。“不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這是我們堅守的承諾,這是我們不變的忠誠。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平县| 错那县| 涟源市| 邵阳县| 孝感市| 平江县| 兰坪| 柳江县| 象山县| 开远市| 五家渠市| 闽清县| 霍州市| 章丘市| 涟源市| 英德市| 博白县| 巴东县| 中山市| 清丰县| 新余市| 枞阳县| 丹阳市| 沭阳县| 叶城县| 剑阁县| 万州区| 宁都县| 临泽县| 红安县| 宁津县| 侯马市| 阳新县| 肃南| 临澧县| 攀枝花市| 江北区| 彭水| 武乡县| 衢州市|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