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新聞工作者的文化素養
摘要: 賈箴箴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其文化素養和學識多寡決定了他對新聞事實潛在價值的判斷和感知能力。文化素養低的人,即使遇到很有價值的新聞線索,由于知識匱乏,不能進行敏銳的判斷,也就不能及時捕捉到精彩的新
賈箴箴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其文化素養和學識多寡決定了他對新聞事實潛在價值的判斷和感知能力。文化素養低的人,即使遇到很有價值的新聞線索,由于知識匱乏,不能進行敏銳的判斷,也就不能及時捕捉到精彩的新聞。可以說,新聞工作者成就的大小是同他的文化素養成正比的。因此,提升新聞工作者的文化素養十分重要。
一、思想理論是新聞工作者文化素養的重要內容
新聞工作是一項宣傳教育工作,新聞記者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所以對上要熟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下要了解人民群眾的感情、意見和呼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吃透兩頭”,這樣才能通過自己的新聞作品向社會宣傳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宣傳各種先進的文化科學知識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理念。實踐證明,一名新聞工作者在采訪中能否較好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否抓住事物的特點,揭示事物的本質,有沒有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高度的新聞敏感,都取決于他的理論修養和政策水平。
二、科學知識是新聞工作者文化素養的重要內涵
知識是文化的基本要素,也是新聞工作者文化素養的重要內涵,因此,新聞工作者一定要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新聞工作是一項業務性很強的工作,不僅要求新聞工作者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而且要有較強的業務能力,新聞工作者的專業知識扎實,采寫的報道就會“主題好、內容好、語言也精彩,使人在受到教育的同時,也得到美的享受。”這就要求每一位新聞工作者要認真學習新聞理論知識,熟練掌握消息、通訊、專題報道等各種新聞題材的寫作技巧,這樣寫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此外,新聞工作面對的是社會群體,會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會涉及各行各業的新情況、新事物,一個稱職的新聞工作者要想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做到知識廣博、視野開闊,才能在新聞領域得心應手,縱橫馳騁。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新觀點、新事物、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涌現,只有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要求。要把做“學者型”記者、編輯作為人生的奮斗目標,做到既是“雜家”又是某一領域的“專家”。
三、文字功底是新聞工作者文化素養的基礎元素
文字是文化的最基礎元素,也是新聞工作者文化素養的符號。新聞工作者是靠文字工作的,采訪時要用文字來記錄,寫作時要用文字來表達,編輯時要用文字來升華。因此,文字功底、語言表達能力,是新聞工作者最主要的基本功之一。這種能力包括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大量的詞匯與良好的修辭能力。它們之間有著密切關系,對新聞工作者來說,邏輯思維使其把話說得正確,說得合乎事理;語法研究遣詞造句規律,使其把話說得通順,合乎文化習慣;修辭研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使其把話說得更精彩,更生動。也許有人認為:“新聞寫作不同于文學創作,只要抓住新聞,把它寫出來就行了。”這種思想是片面的,因為新聞自身的特殊性,決定了新聞語言不但要形象生動,還要準確、明確、通俗,不管是新聞寫作,還是文學創作,要想寫出好的作品,都與文字功底密切相關。只有在文字上下了工夫,文字功底扎實,才能夠隨心所欲地駕馭文字,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有血有肉地表達出來。
由此可見,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新聞工作者,必須有崇高的敬業精神,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地自我充實、自我培養,不斷學習,奮發向上,先儲滿一桶水,再捧出一杯水,用自己手中的筆,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真正做到“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作者單位:駐馬店電視臺)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