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甩掉負擔樂于寫作
摘要: 陳建設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在教學中,我感到大部分學生認為寫作太難,找不
陳建設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在教學中,我感到大部分學生認為寫作太難,找不到素材,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寫什么,對寫作失去信心。作為語文教師我深感作文教學工作的艱巨與困難。那么,如何指導學生作文呢?聯系教學經歷和實踐,我覺得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作文教學要精心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解決學生“想寫”的問題
作文教學難,首先難在學生沒有想它、愛它的欲望和興趣;其次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覺得沒有什么可寫的。所以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顯得尤為重要。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的方法多種多樣。
作文教學要聯系孩子的生活實際。將作文表達回歸到有趣好玩的活動中,或讓學生走進生活,去感受生活,讓學生充分參與在活動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這樣才會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想寫的問題就迎刃而解。
不要輕易規定作文命題,束縛學生的個性。作文是一種創造活動,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束縛太多,會產生語言貧乏,內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兒童的趣味性。作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遵循孩子的學習心理特征,創新作文形式,讓不同智力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自由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在抒寫表達中體驗作文的快樂。
緊密結合學生現實生活,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如果把寫作活動當做是多彩生活的一個延續,那么就會煥發出寫作的無窮動力。葉圣陶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潑地留個不停。”學生寫作的內容一定要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針對學生的經驗和興趣,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
二、鼓勵學生說真話,表真情——解決學生“寫什么”的問題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有源頭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可發,就需要學生的作文反映他們的真實生活,表達他們的真情實感,體現童真童趣。星期天學生參加了家里收玉米的勞動,有些學生就把他們的勞動經歷和感受寫進作文里,有寫勞動辛苦的,有寫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真情實感,著實讓人感動。這讓人覺得孩子們突然長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了、感受了,寫出的情感是不切實際的。因此,要堅持作文與生活相結合,作文與做人相結合,防止無病呻吟,胡編亂造,假情假意,說空話,說大話。
三、教給學生作文方法,落實作文指導——解決“怎樣寫”的問題
一是教師要指導學生細心觀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和一顆敏感的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細致地觀察: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給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觀察中他會突發奇想,產生表達的靈感,有了表達的欲望。
二是要在教學中落實作文指導。入編教材的課文都是經過細致推敲的優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構思,有序的寫作,獨特的觀察視角等都是學生學習的好材料,讓學生模仿優秀課文的寫法進行寫作,琢磨并領悟出作文的真諦。
三是要在長期的課內外閱讀中積累優美詞句。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在閱讀中進行有效的語言積累,豐富自己的大腦倉庫,這樣才能在寫作時文如泉涌,下筆如有神。沒有語言積累,學生的作文將是“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內心有情而不能抒發。所以我們要鼓勵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多讀書,讀好書,不斷獲取間接經驗,積累語言。
四、重視作文的修改講評——解決“寫好”的問題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我相信,教師只要在新教學理念的沐浴下,引導學生立足于生活實際,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再給予學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導,給他們表達的自由和空間,寬容每個個體的個性,一定會改變不愿意寫作文的局面;讓每個人都樂于表達,樂于作文,讓作文成為學生表達生活、體驗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當做負擔去對待了。
(作者單位:確山縣石滾河鎮辛莊小學)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