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主持人播音員的“名人效應”
摘要: 陳 峰 多年前,中國傳媒大學的吳郁教授就在《主持人的“名人效應”及其運用》一文中指出主持人的“名人效應”,一般是指主持人、播音員與節目相映生輝獲得受眾好評,給受眾留下深刻
陳 峰
多年前,中國傳媒大學的吳郁教授就在《主持人的“名人效應”及其運用》一文中指出主持人的“名人效應”,一般是指主持人、播音員與節目相映生輝獲得受眾好評,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因此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于是,聽眾、觀眾“愛屋及烏”,當主持人、播音員走到哪兒,就會把熱情投向哪兒。
對于受眾,這是一種追星情結,而對于廣播電視編導、策劃、制片人來說,這是可以提升節目收聽率、收視率的一種很好的手段,當然會不失時機地加以運用。
于是,我們就看到了主持人、播音員們會在同一時間出現在不同的節目中,時而深情講述,時而激情吶喊,時而活潑搞笑,時而沉穩干練。不同的節目給了主持人、播音員施展才藝的空間,讓受眾看到了一個更生動立體的主持人、播音員,為主持人、播音員贏得了更加廣泛的觀眾緣。同時,節目也因為主持人、播音員的“名人效應”聚集起更多的人氣,獲得了更高的收視率。應該說,只要合理適當地利用“名人效應”,我們的電波、熒屏就會越來越豐富多彩,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節目涌現,被人們津津樂道。
在打造“名人效應”,運用“名人效應”的過程中,僅電視這一塊兒,應數湖南電視臺做的最早也最成功。在“名人效應”的打造上,他們可謂是“有魄力、膽子大、氣勢強”。首先是選用人有魄力。從汪涵到李維嘉,這些原先只是隱身幕后不為人知的人物,現在都成為萬眾矚目的知名主持人。其次是做節目膽子大。做節目,把主持人作為重要的參考。根據主持人的風格特點不斷調整來迎合主持人。主持人自我調節、創作的空間更加寬松,節目也在調整中達到了“因人而生動”的效果。再有就是“造星”的氣勢強。把每個主持人播音員當作明星來打造,極力為主持人播音員創造出鏡的機會。逢年過節一些大型晚會讓他們參與其中。平日里,還讓主持人、播音員到各個節目串場,參加影視劇、宣傳片的拍攝演出。讓主持人、播音員在不同的場合盡展自己的才華,真正把主持人、播音員打造成“明星”,聚合起產生“名人效應”的能量。而在“名人效應”的運用上,這么多年下來,湖南臺也不再把用“名人效應”來提升節目的收視率作為最終目的。他們已把主持人、播音員的“名人效應”當作一種資源,而這一資源已經在為湖南臺的整體形象、品牌的鑄就做著重要的貢獻。
現在,不僅中央和省級的廣播電視媒體重視主持人、播音員“名人效應”的作用,連地方廣播電視媒體也注意到了“名人效應”的巨大力量,有很多地方臺已經在開始應用。我所知道的,某地方臺一智力闖關節目就曾邀請央視的某知名主持人、主持,反響非常好。其實,諸如這種“借雞生蛋”運用“名人效應”的現象,并不少見。但在我看來這只能算作“短期效應”,對于自身的長期發展、壯大并沒有太大的幫助。我以為,一個有能力自辦節目,且擁有一定收視、收聽群體的地方臺,完全可以打造自己的“名人效應”。用自己的主持人播音員的“名人效應”來為自己服務,既現實,又長遠,是最佳選擇。
那么,我們如何讓自己的主持人、播音員具有“名人效應”呢?我覺得,首先要思想上重視。領導們要清楚主持、播音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要在全臺形成主持人、播音員是“一臺之寶”、一臺代言人的氛圍。進而樹立起主持人、播音員的自信心,精氣神。其次要行動上支持。在工作上為主持人、播音員創造一個寬松適度的創作發展環境。建立起學習深造的制度,提升主持人、播音員的業務水平和整體素質。節目的策劃制作,多以主持人、播音員的風格特征為參考,達到節目與主持人、播音員共同調整的良性局面。提高待遇水平,給予實實在在的鼓勵。還有就是要方式上多樣。可以采用營銷的各種策略,多方位、多角度地為自己的主持人、播音員提供機會。做到大材大用,小材小用,重點包裝,逐個推介。真正形成星光積聚,大星耀小星,小星輝映大星,緊密依傍,和諧輝煌的局面。
當然,主持人、播音員的“名人效應”更離不開主持人、播音員們自身的努力。只有具備了扎實的語言功底、富于個性的主持風格、輕松掌控節目的能力等綜合素質,才能被觀眾、聽眾所喜愛,才能夠肩負起發揮“名人效應”的重任。 (作者單位:駐馬店電視臺)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